东海临时基地 (第1/3页)
8月12日,清晨。
东海某岛,代号“断龙滩”。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掠过临时搭建的白色帐篷群。林风站在最高处的观测台上,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的海域基础数据表:水深平均45米,水温18℃,盐度35‰,洋流流速0.8米/秒——典型的大陆架边缘海域特征。但他知道,这片看似普通的海域之下,藏着足以颠覆认知的秘密。
“林队,老郑在沉积物采样点有发现!”对讲机里传来小唐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林风快步走下观测台,穿过忙碌的队员,来到岛西南侧的海滩。老郑正蹲在一堆刚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沉积物旁,戴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地用毛刷清理着一块巴掌大的陶片。陶片呈青灰色,表面有明显的轮制痕迹,边缘残留着半个模糊的云雷纹。
“是汉代的。”老郑头也不抬,语气肯定,“胎土成分、纹饰风格,都和夜郎墓出土的陶俑一致。更重要的是,这陶片上有一层薄薄的青绿色结壳——和夜郎水神玉周围发现的菌群腐蚀痕迹完全相同。”
小唐递过来一个密封水样瓶,瓶中液体清澈,但瓶壁上附着一层极淡的青绿色薄膜。“这是今早六点在暗礁区采集的表层水样,”她解释道,“初步检测发现低活性青绿色球菌,浓度虽低,但活性稳定,不像自然水体中的偶然污染物。”
“渔民怎么说?”林风问。
“我们走访了附近三个渔村,”小唐翻开笔记本,“有七位渔民提到,近三个月来,‘断龙滩’海域频繁出现‘绿光海面’——尤其是在满月前后,海面会泛出幽幽绿光,持续约半小时后消失。还有人说,他们的渔网在该区域被不明物体割断,切口平整,像是被某种锋利的金属或……牙齿咬断的。”
“割网怪影……”林风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夜郎墓里那些被菌群寄生的尸骨。他抬头望向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