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看见差距 (第2/3页)
灰,“比如,我们国家目前出口纺织品、初级农产品,换回外汇,进口急需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这背后,就涉及到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但也暴露出我们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劣势。再比如,当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会影响我们的国内物价和工业成本?这就涉及到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模型分析……”
教授侃侃而谈,提到了“关税总协定”、“汇率机制”、“国际资本流动”等凌霜只在报纸标题上瞥见过、却完全不知其所以然的词汇。她看到前排许多同学,尤其是几个来自大城市、穿着“时髦”(在她看来)的同学,频频点头,甚至有人开始在本子上快速构建起模型框架,仿佛对这些概念早已熟悉。
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凌霜周围的几个女生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起来。
“哎,你们看昨天的《参考消息》了吗?说东欧那边局势又有新变化,会不会影响咱们跟那边的贸易啊?”一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着红色毛衣的女生说道。
“看了看了,我爸说这事儿复杂着呢,涉及到整个经互会体系的变动。”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推了推眼镜,接话道。
“我觉得教授刚才讲的汇率问题特别关键,你们说,咱们国家以后会不会放开汇率管制啊?那对进出口企业影响可就大了!”第三个女生加入讨论。
她们谈论的话题,对凌霜而言,如同天书。她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翻看着刚才的笔记,那些陌生的名词像一根根尖刺,扎在她的认知壁垒上。她来自鸡鸣岭,她的世界是春耕秋收,是交公粮,是如何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国际贸易、汇率、资本流动……这些概念宏大、遥远,与她过去十八年的生活经验毫无交集。她意识到,她和这些城市同学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考试成绩上的几分、十几分,更是一种根植于成长环境、信息获取、视野开阔度上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从小可能就从父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