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首席谋士 > 第62章 韩澈:带我去现场,或许能找到线索

第62章 韩澈:带我去现场,或许能找到线索

    第62章 韩澈:带我去现场,或许能找到线索 (第1/3页)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十四,辰时。

    一夜未眠的韩澈,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天刚蒙蒙亮,他便带着周明来到了漕运码头。秋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码头上静悄悄的,只有几名早起的衙役在巡逻,脚步声在空旷的码头回荡。

    “公子,王大人应该快到了。”周明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低声说道。

    韩澈点点头,目光扫过码头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穿越者,他深知现场勘察的重要性。现代刑侦学讲究“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他相信,只要仔细观察,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

    码头的地面被昨夜的秋雨冲刷得十分干净,但韩澈还是弯腰仔细查看。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块青石板上。石板上有几道浅浅的划痕,像是被什么坚硬的东西拖拽过留下的痕迹。

    “周明,你看这里。”韩澈招手让周明过来。

    周明凑上前,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公子,这就是普通的划痕吧?码头每天人来人往,有划痕很正常。”

    韩澈摇了摇头,指着划痕说道:“你看这划痕的方向,是从漕船停靠的位置指向小河边,而且划痕很深,边缘很整齐,不像是随意拖拽东西留下的,更像是被沉重的物体匀速拖拽造成的。”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如果我没猜错,这很可能是运粮的马车留下的。而且,从划痕的深度来看,当时马车上装载的粮草分量很重。”

    周明恍然大悟:“公子,你的意思是,粮草就是从这里被拖拽到小河边,然后装上船运走的?”

    “很有这个可能。”韩澈说道,“我们再去河边看看。”

    两人来到小河边,河水依旧浑浊。韩澈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河岸。突然,他发现岸边的泥土有被踩踏过的痕迹,而且痕迹很新鲜,应该是最近几天留下的。

    “你看这里的泥土,”韩澈指着一处凹陷的泥坑,“脚印很杂乱,说明当时有很多人在这里活动。而且,泥坑旁边还有车轮印,和我们在青石板上看到的划痕吻合。”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王承嗣带着几名衙役急匆匆地赶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

    “韩公子,久等了。”王承嗣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韩澈身边,“昨晚审了那三个船夫,他们还是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只说是受了一个姓刘的公子指使。”

    “大人,我刚才在码头发现了一些线索。”韩澈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青石板上有拖拽重物的划痕,河边有新鲜的脚印和车轮印,种种迹象表明,粮草就是在这里被转运到小船上的。”

    王承嗣顺着韩澈指的方向看去,眉头皱了起来:“这么说,对方是早有预谋,提前在这里做好了准备?”

    “没错。”韩澈说道,“他们应该是先将粮草从漕船上卸下,然后用马车运到河边,再装上小船顺流而下。整个过程计划周密,行动迅速,显然是一伙经验丰富的惯犯。”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王承嗣问道,“刘三跑了,姓刘的公子又下落不明,线索似乎又断了。”

    韩澈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在码头四处查看。他走到一艘停靠在岸边的漕船旁,这艘漕船正是当初运送失踪粮草的那艘。船身庞大,甲板上还残留着一些米粒。

    韩澈登上漕船,仔细检查起来。船板上有一些散落的麻绳,还有几个空的粮袋。他拿起一个粮袋,仔细看了看,发现粮袋的封口处有一个小小的针孔,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大人,你看这个。”韩澈将粮袋递给王承嗣。

    王承嗣接过粮袋,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异常:“这粮袋怎么了?就是普通的粮袋啊。”

    “你看封口处的针孔。”韩澈提醒道,“这个针孔很隐蔽,如果不是仔细查看,根本发现不了。我怀疑,对方是用针将粮袋的缝线挑开,然后将粮草偷偷倒出来,再将粮袋重新缝好,制造出粮草还在的假象。”

    王承嗣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当时刘三清点数量时没有发现异常,等到运到仓库门口才发现粮草失踪了。他们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啊!”

    “没错。”韩澈说道,“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