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苏月棠:这主意好!我加入 (第2/3页)
算盘,搓了搓手:“韩公子,实在对不住,昨天我跟你说的价格,今天怕是不行了。沧州那边的药材商突然提价,我这进货价也涨了,要是按之前的价,我实在亏不起啊。”
韩澈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从车上拿起一串咸鱼干,放在柜台上:“柳掌柜,我知道你有难处。这样,我要的药材,一半用银钱付,另一半用这个抵,你看如何?这咸鱼干是我刚做的,肉质紧实,李老板那边已经订了不少,你铺子里卖干货,肯定能卖上价。”
柳万山拿起咸鱼干闻了闻,咸香扑鼻,确实是好东西。
他心里盘算着:咸鱼干在县城少见,要是卖得好,说不定比药材还赚钱,而且韩澈是县尉王承嗣看重的人,得罪了也不好。
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来。药材我这就给你装,你要的量多,我再送你两斤甘草,煮水喝能清热,渔民们用得上。”
“多谢柳掌柜。”
韩澈笑着道谢,心里暗道——现代的“以物易物”加“批量采购”策略,在唐代也管用,看来不管哪个时代,商人都看重利益。
苏月棠在一旁看着,心里佩服不已。
她原本还担心谈不拢,没想到韩澈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问题,还让柳掌柜主动送了药材,这份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两人装好药材,推着独轮车往回走。
刚出县城,就看到周明骑着一头老黄牛迎面赶来,看到韩澈,急忙跳下来:“韩公子!你们可算回来了!盐场那边来了不少渔民,都是来问义诊摊啥时候开的,还有陈三郎,他手好多了,非要来帮忙搭棚子!”
韩澈心里一暖——他原本以为办义诊摊只是自己和苏月棠的事,没想到乡邻们这么积极。
他加快脚步:“咱们赶紧回去,别让大家等急了。”
回到盐场时,果然已经来了十几个渔民,有的扛着竹竿,有的抱着旧席子,还有的提着热水壶,热闹得像过节。
陈三郎站在人群里,右手裹着布条,看到韩澈,笑着走上前:“韩公子,我这手不碍事,搭棚子的活我能干!”
“三郎哥,你还是先歇着,等好了再帮忙也不迟。”
韩澈连忙说道,又转向众人,“多谢大家来帮忙,咱们先把棚子搭起来,下午就能给大家看病、发药材!”
众人欢呼一声,立刻忙了起来。周明和几个年轻的渔民负责搭竹竿,韩婉儿和几个妇人负责铺席子,赵氏则烧了热水,给大家解渴。
苏月棠打开药箱,把药材分类放好,还细心地写了小纸条,注明每种药材的用法。
韩澈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人群,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他穿越到唐代,原本只是为了活下去,可现在,他不仅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还能帮到这么多乡邻,这种感觉,比赚多少钱都踏实。
他想起现代的社区志愿服务,没想到在唐代,自己也能组织起这样一场“公益活动”,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韩公子,你看棚子搭得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