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韩澈不慌:早就挖了备用井 (第2/3页)
,快步走了过来。
她刚才已经听说了县衙传召的事,眉头微蹙:“韩公子,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我爹跟县令大人还算熟,或许能帮你说句话。”
韩澈摇摇头,他知道王瑾萱是好意,但他不想每次都靠王承嗣的关系——他要靠自己的证据和道理说服县令,这样才能让村民们真正信服他。
“不用麻烦你,我自己去就行。你帮我照看一下盐场,要是井水不够,就让大家轮流提水,别累着了。”
王瑾萱看着韩澈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已经拿定了主意,便不再坚持,只是从袖中取出一块令牌递给她:“这是我爹的腰牌,你拿着,要是县衙的人故意刁难你,就把腰牌拿出来,他们会给我爹几分薄面。”
韩澈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腰牌——他虽然想靠自己,但也知道官场复杂,有块腰牌傍身,能少些麻烦。
“谢谢你,王小姐,等我从县衙回来,再还你。”
他简单吃了几口早饭,跟陈三郎、周明交代了几句盐场的事,又去跟赵伯等几个村里的老人说了作证的事,老人们都答应得很爽快——柳存义平时在村里就横行霸道,抢过不少渔民的鱼,大家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现在他还想害韩澈,没人愿意帮他。
准备妥当后,韩澈跟着来传召的差役往县衙走。
差役是个中年汉子,姓刘,平时跟韩澈也算认识,路上忍不住低声提醒他:“韩公子,你可得小心点,柳乡绅他们三个在县令面前哭天抢地,说你私占水源、煽动渔民谋反,县令大人脸色不太好。”
韩澈点点头:“多谢刘差役提醒,我心里有数。”
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柳存义告他“私占水源”,他有县尉府备案的便民盐场文书,还有村里老人作证是柳存义堵的水渠;至于“煽动渔民谋反”,更是无稽之谈,他不过是教渔民晒盐、做咸鱼干,让大家多赚点钱,哪来的谋反迹象?
县令姓崔,叫崔文彦,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官,为人还算公正,但有些怕得罪乡绅——毕竟乡绅们在地方上势力不小,平时少不了要仰仗他们征集赋税、维持治安。
韩澈知道,这次要想说服崔县令,光有证据还不够,还得让他明白,帮自己,就是帮津门的百姓。
快到县衙时,韩澈瞥见街角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柳存义家的管家,正探头探脑地往县衙方向看,显然是在等消息。韩澈心里冷笑,柳存义这是怕他翻案,派管家来盯梢呢。
他没理会管家,径直走进了县衙。
县衙的大堂不大,正中央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崔县令坐在公案后,脸色严肃。
柳存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