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刚救的千金,竟派人送谢礼 (第1/3页)
开元二十五年,秋八月二十七,午时。
日头爬到头顶,把津门镇的青石板路晒得发烫。韩澈提着空了大半的粗布袋子,从村东盐滩往家走。一路上,他时不时回头望——从盐滩离开时,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就没消失,可每次回头,都只看到往来的村民或挑着担子的货郎,没发现可疑人影。
“是我太敏感了?”韩澈皱了皱眉,又想起早上赵婆子匆匆离开的背影。他摸不准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只能暂时压下疑虑——眼下最重要的是下午和王承嗣去盐滩,可不能因为这些没影的事分心。
快到家门口时,远远就看见茅草屋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隐约能闻到粗粮馒头的香味。韩澈心里一暖——自从改良晒盐法赚了钱,家里终于不用顿顿啃野菜粥,母亲赵氏每天都会蒸上几个粗粮馒头,给妹妹婉儿当点心。
“哥!你回来啦!”婉儿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小姑娘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浅青色短襦,手里拿着个刚蒸好的馒头,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娘今天蒸了馒头,还放了点盐,可香了!”
韩澈接过妹妹递来的馒头,咬了一口,粗糙的面渣里带着淡淡的盐味,却比他穿越过来吃的第一顿野菜粥香多了。“好吃,”他揉了揉婉儿的头,“娘呢?”
“娘在屋里缝衣服呢!”婉儿拉着韩澈的手往院里走,“娘说,等攒够了钱,就给你做件新的短褐,你现在穿的这件都破了好几个洞。”
韩澈心里一软,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确实,袖口和下摆都有补丁,还是穿越前原主留下的。他笑着应道:“好,等哥再卖些盐,就给娘和婉儿也做新衣服。”
刚进院门,赵氏就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针线和半块粗布。她看到韩澈,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澈儿回来啦?累不累?快坐下歇会儿,馒头还在锅里温着。”
韩澈刚要说话,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轻响,一个穿着湖蓝色侍女服的姑娘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两个精致的竹篮,身后还跟着个小仆役,手里也拎着个布包。那姑娘约莫十六七岁,发髻上插着支素银簪子,看着端庄得体,不像是普通人家的侍女。
“请问,这里是韩澈韩公子的家吗?”那姑娘走上前,微微屈膝行礼,语气恭敬。
韩澈愣了一下,心里纳闷——自己在津门镇认识的人不多,除了乡邻和苏月棠,没见过这样穿着讲究的侍女。他点点头:“我就是韩澈,不知姑娘是?”
“奴婢翠薇,是县尉府的侍女,”翠薇抬了抬头,目光落在韩澈身上,带着几分打量,“我家小姐是王瑾萱,昨日多亏公子出手解围,小姐特意让奴婢来送些薄礼,聊表谢意。”
“王小姐?”韩澈心里一惊——他没想到王瑾萱会特意派人送谢礼。不过是早上帮着解了个碰瓷的围,按理说口头感谢就够了,没必要这么郑重。他看了看翠薇手里的竹篮,又看了看母亲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