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析失败原因:原来差了这一步! (第3/3页)
也试了试,兴奋地说:“那咱们现在就夯新的?我保证砸得比上次实!”
“等等,还有个事。”韩澈叫住他,“咱们夯的时候,得先在池底铺一层碎稻草,再铺黏土,这样能增强附着力,更不容易漏水。”他想起现代防渗层里加纤维材料的原理,用碎稻草代替,既容易找到,又能起作用。
周伯渊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稻草到处都是,铺在底下还能防止黏土开裂。”
几人说干就干,鲁大牛去村里的打谷场找了些碎稻草,韩澈和周伯渊把稻草铺在池底,再一层一层铺黏土,鲁大牛则拿着木槌,卯足了劲往下砸,每砸一下都喊一声,震得地面都有点发颤。
“慢着点,别砸太急,每层砸实了再铺下一层。”韩澈在一旁提醒,“砸的时候顺着边砸,不然边角容易松。”
鲁大牛放慢速度,按韩澈说的,先砸边角,再砸中间,黏土被砸得紧实,表面都泛出了光。韩澈蹲在旁边,时不时用手指戳一下,确认硬度够了,才让他铺下一层。
赵氏看着几人忙得热火朝天,从灶房端了些凉水解暑,笑着说:“你们这劲头,比种庄稼还上心。”
“婶子,这可是关系到咱们全村的事,能不上心吗?”鲁大牛接过水,一饮而尽,“等韩小子这法子成了,咱们再也不用看盐商的脸色了!”
韩澈心里暖暖的,有乡邻的支持,有家人的鼓励,他觉得浑身都是劲。他看着渐渐成型的池壁,心里盘算着:下午把另外两个小池也按这个方法改好,再找些木板和茅草,搭个简易的棚子,明天一早就引海水,这次肯定能成功。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灰布短打的汉子路过,看到院里的场景,停下脚步,探头往里看。韩澈认出他是盐商的伙计,叫刘三,昨天还在海边耀武扬威地收“盐引钱”。
刘三扫了一眼重新修整的池子,又看了看韩澈,眼神里带着疑惑,嘴角撇了撇,没说话,转身走了。
韩澈心里“咯噔”一下——刘三肯定是看到他们在改良盐池,回去告诉盐商。盐商本来就压价压榨,要是知道他们想提高产量,会不会来捣乱?
他看着刘三远去的背影,握紧了拳头。不管怎样,改良晒盐的事不能停,就算盐商来捣乱,他也得想办法应对。只是,这场仗,恐怕比他预想的还要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