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的新装 (第3/3页)
晰的分界线。
“我决定,”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清晰,“拒绝通天的合作邀请。”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市场营销总监刘建明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把已经拟好的合**议草稿塞回公文包。
“但是颜总,”财务总监李芸忧心忡忡,“银行那笔贷款......”
“我去谈。”颜旭打断她,“华北钢铁厂的项目下周回款,虽然不多,但能解燃眉之急。另外,”他转向技术团队,“我们要启动‘深蓝计划’。”
技术总监王磊眼睛一亮:“你要做我们自己的加密协议?”
“不仅要加密,还要兼容。”颜旭在白板上飞快写下几行技术要点,“我们要开发双向接口——既能让客户按需向平台传输非核心数据,又能确保生产工艺等核心数据完全隔离。这不是妥协,这是我们给客户的承诺:数据主权,永远在你们手中。”
颜旭的这个决定,实际上选择了垂直领域专业化的竞争策略:
避开正面竞争:不与通天在平台广度上硬碰硬,转而深耕工业通信的“底层连接”这一细分市场;构建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加密协议和双向接口形成知识产权护城河;现金流管理:放弃短期补贴,通过加快现有项目回款和压缩非必要开支维持运营,这种精益现金流管理虽然艰苦,但保持了公司独立性。
窗外,雪光映照着颜旭坚定的侧脸。他拿出连夜起草的回复函,逐字念给团队:
“我们致力于为特定工业场景提供最可靠、最底层的连接与感知能力,并确保客户对其核心生产数据的完全掌控。我们相信,在工业世界,专业、深度与自主,比广度与平台更具长期价值。”每一个字都像凿子,在寒冬的空气中刻下誓言。
会后,颜旭独自在办公室收拾残局。破损的暖气管道在墙角渗出水迹,他拿来水桶接住,水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脆。这时,手机响起,是通天集团投资副总裁亲自打来的电话。
“颜总,不再考虑一下?三千万只是开始,后续我们还可以......”
“感谢厚爱。”颜旭平静地打断,“但旭日的价值,不在于成为通天生态的一环,而在于守护好我们客户的数据堡垒。”
挂断电话,他发现王磊和技术团队的成员都站在门口。
“颜总,”王磊举起手中的U盘,“这是‘深蓝计划’的技术架构初稿,我们熬了个通宵。”
李芸也走进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微笑:“我和银行谈好了,贷款展期三个月。另外,”她神秘地眨眨眼,“华北钢铁厂的主任刚来电话,说要给我们介绍新的客户。”
颜旭的选择体现了隐形冠军企业的生存智慧:专注利基市场:在工业通信的特定领域做到极致;客户忠诚度:通过捍卫客户数据主权建立深厚信任;技术纵深: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在关键技术上建立不可替代性。这种策略虽然放弃了快速扩张的机会,但在工业领域,可靠性和专业性往往比规模更重要。
夜色渐深,团队成员自发留下加班。年轻人从楼下小店端来热腾腾的饺子,一群人围着临时搭起的桌子,就着笔记本电脑的光边吃边讨论。颜旭注意到,刘建明虽然最初反对,此刻却最积极地给新人讲解技术方案的要领。
“想通了,”刘建明不好意思地笑笑,“与其在别人的生态里当二等公民,不如把自己的路走踏实。”
午夜时分,当颜旭终于修改完给通天的正式回函,发现保安老张不知何时在他桌上放了杯姜茶,底下压着张字条:
“颜总,我闺女说,她们编程课的老师今天用了你们做案例,说这是家‘有骨气的公司’。”
茶杯升起的热气模糊了视线。颜旭走到窗前,看着雪后清朗的夜空,第一次感到如此轻松。他不再需要仰望通天的摩天大楼,也不再焦虑如何追赶巨人的脚步。他的战场在每一个需要可靠连接的工厂车间,在每一条需要精准感知的矿山巷道。
他从抽屉里取出那架紫檀木算盘,轻轻拨动算珠。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得失盈亏,而是如何将手中这把“琉璃刃”打磨得更加锋利——既要璀璨如琉璃,彰显技术的华彩;又要坚韧如刀刃,守护价值的底线。
雪花又开始飘落,覆盖了旧有的足迹,也铺就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