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斋藏玄机 影动四方 (第1/3页)
萧景玄“祸水东引”的计策,如同在暗流涌动的湖面又投入一颗石子。靖王府的人刻意在监视“墨韵斋”时,留下几处细微却能被追踪高手察觉的痕迹,这些痕迹经过巧妙的引导,最终模糊地指向了齐王府的方向。
效果立竿见影。
不过两日,顾昀便来禀报:“殿下,果然有动静了。我们的人发现,除了我们和原本可能存在的第三方,现在又有新的人手在墨韵斋附近出没,行事风格狠辣隐蔽,很像齐王府蓄养的那批暗卫。他们似乎在反侦察,想找出监视者的来历。”
萧景玄唇角掠过一丝冷意:“看来三哥收到‘礼物’了。让他们互相猜忌、互相牵制去吧。我们的人撤远一些,只留最高明的眼线远远观察,记录他们的动向即可。”
“是。”顾昀应道,随即面上露出一丝兴奋,“殿下,还有一重大发现!我们的人虽撤远,但通过观察进出人员,发现那墨韵斋的孙老头,每隔三日,会在入夜后悄然从后门离开,去往隔了两条街的一处小院,停留约一个时辰方回。那处小院看似普通,但我们查到,其地契却在一位早已致仕多年的老翰林名下,而这位老翰林,当年曾与沈文渊沈太傅相交莫逆!”
萧景玄眸光骤然锐利:“沈文渊的故交……这就对上了!那处小院,很可能才是真正的关键!里面住的是谁?可是那老翰林本人?”
“并非老翰林,老翰林已回乡养老多年。现在住在里面的,是一位深居简出的中年文士,邻里只知其姓墨,身体似乎不太好,很少出门。”顾昀答道。
“姓墨……墨韵斋……墨痕……”萧景玄低声重复着,眼中精光闪烁,“看来,青澜传递出的‘墨’字,并非指店铺,而是指这个人!此人隐居在沈文渊故交的宅院里,又与这神秘的墨韵斋关联,极有可能……是沈文渊当年布下的另一枚暗棋,甚至可能掌握着比赵永更关键的证据!”
他立刻下令:“重点监视那处小院!但要万分小心,绝不可被齐王的人或者那可能的第三方察觉。弄清楚那位‘墨先生’的底细、日常作息,以及……他与外界的联系渠道。”
“属下明白!”顾昀领命,匆匆而去。
萧景玄心潮微涌。沈青澜冒死传递出的信息,正在一点点揭开当年的隐秘。这位“墨先生”,或许就是扳倒王氏、甚至触动东宫的关键人物之一。
长春宫 · 蛰伏与试探
慎刑司风波过后,长春宫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李贵妃和齐王似乎暂时收敛了锋芒,没有再对沈青澜采取直接的行动。但那种无处不在的监视感,却如同跗骨之蛆,丝毫未减。
沈青澜乐得清静,更加专注于整理古籍。她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对方在积蓄力量,或者在寻找更稳妥、更致命的时机。而她,也需要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进一步巩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