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三十五章 古籍藏秘 陌路援手

第三十五章 古籍藏秘 陌路援手

    第三十五章 古籍藏秘 陌路援手 (第1/3页)

    翌日,沈青澜便开始每日前往长春宫偏殿“当值”。

    这处偏殿俨然是一个小型的藏书阁,书架林立,卷帙浩繁,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与淡淡防蛀药草的气息。负责此处的是一位姓钱的老宦官,眼皮耷拉,沉默寡言,只在沈青澜初到时抬了抬眼皮,指着一处堆满古籍的角落,哑声道:“娘娘吩咐,先从那堆前朝笔记杂录开始整理,需将污损、虫蛀之处一一标注,若有字迹模糊难辨的,另纸誊录。”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派。那堆书卷显然是多时未曾打理,积了薄灰,其中不乏残破之作,工作量不小。

    沈青澜并无异议,恭敬应下。她心知肚明,整理古籍是假,将她困在此处,置于严密监视之下才是真。那钱公公看似昏聩,但那偶尔从耷拉的眼皮缝隙中透出的精光,却逃不过她的眼睛。殿外廊下,亦总有那么一两个身影,若隐若现。

    她沉下心来,如同真正醉心于此道的学者,净手焚香(虽只是最普通的线香),然后坐在指定的书案前,开始一本本地翻阅、清理、标注。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细心的活计。那些泛黄脆弱的书页,记录着前朝的风物人情、奇闻异事,亦或是某些官员的随笔杂感。沈青澜读得很快,几乎过目不忘,但她刻意放慢了速度,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提笔在小笺上记录着什么,看上去完全沉浸其中。

    她必须表现得毫无威胁,像一个纯粹被才华所“累”、不得不在此耗费光阴的普通女官。

    一天,两天……日子在指尖翻动的书页中悄然流逝。

    朝堂之上,因王崇焕案三司会审而引发的波澜愈发汹涌。太子一党与齐王一党互相攻讦,牵扯出的官员越来越多,整个京城官场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这些消息,也通过穗儿等小宫女的窃窃私语,零碎地传入沈青澜耳中。

    她不动声色地听着,心中却为萧景玄的手段暗暗心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直指要害,搅动了整个朝局。这份心机和能量,远超她最初的预料。

    同时,她也敏锐地感觉到,监视她的目光,并未因她的“安分”而有丝毫松懈。齐王母子,并未对她放下戒心。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高窗洒入,在布满尘埃的空气里投下几道光柱。沈青澜正小心翼翼地展平一本关于前朝宫廷礼仪的残卷,指尖拂过一处被虫蛀蚀的缺口时,动作微微一顿。

    这书页的厚度……似乎有些异常。

    她不动声色地用手指细细摩挲,发现在虫蛀破损的边缘内侧,纸张的贴合处有极其细微的、不同于正常装订的粘合感。若非她心思缜密,且对纸张极为熟悉,绝难察觉。

    她心中一动,面上却依旧平静,继续着手头的工作,直到钱公公例行巡视过后,殿内暂时只剩她一人。

    她借着整理书案的动作,用纤细的指甲,极其小心地沿着那异常粘合的边缘,一点点地、无声地将其剥离。汗水几乎浸湿了她的后背,这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极大的勇气。一旦被人发现,她无法解释。

    终于,一层薄如蝉翼的夹层被掀开。里面并非预想中的密信或证物,而是夹着一张更小、更陈旧的纸条。纸条上空无一字。

    沈青澜微微蹙眉,却不放弃。她想起父亲曾说过,有些密写之法,需用特殊药水或火烤方能显现。她不敢动用明火,只能就着窗外射入的阳光,将纸条对着光仔细查看。

    阳光透过纸背,隐约可见一些极淡的、并非墨迹的蜿蜒痕迹,像是用什么硬物轻轻划刻留下的印痕,若不细看,几乎与纸张本身的纹理融为一体。

    这不是普通的空白纸!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迅速将纸条收入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