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晨光熹微 暗流再涌 (第3/3页)
伶人身上……有意思。重点查这个柳三变,还有那个笔墨铺老板。小心些,不要打草惊蛇。”
“属下明白。”顾昀应下,又道,“殿下,根据《陈情录》中所载,当年负责伪造密信笔迹的‘妙手书生’李三虽已灭口,但其有一徒弟,据说青出于蓝,当年事发时年纪尚小,可能侥幸逃脱。若能找到此人……”
“找。”萧景玄斩钉截铁,“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暗中查访此人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顾昀顿了顿,语气略显凝重,“另外,我们安排在齐王府的人传来消息,齐王昨夜确实派出了几队人手,在京城各处搜寻,目标似乎是一个中年文士和一个宫女。今日一早,李贵妃宫里的锦瑟,也在宫内刻意刁难了刚回宫的沈女史。”
萧景玄眸光一冷:“看来,本王这位好三哥,是嗅到味道了。他越是紧张,越是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让我们的人继续盯着,看他下一步动作。另外……”他沉吟片刻,“找个机会,将《陈情录》中关于王家胁迫礼部小吏作伪证的那部分,不着痕迹地透露给都察院那个以耿直著称的御史,刘正清。”
顾昀眼睛一亮:“殿下是想……先敲山震虎,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
“不错。”萧景玄嘴角噙着一丝冷意,“水太清了,反而不好摸鱼。先把水搅浑,看看有多少牛鬼蛇神会跳出来。也让本王那父皇……心里先有个底。”
“属下即刻去办。”顾昀领命,悄然退下。
密室内,萧景玄独自一人,目光再次落在沈文渊的绝笔家书上。“勿被仇恨蒙蔽双眼……家国大义……”他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眼中情绪复杂。沈文渊的格局,确实非寻常朝臣可比。也难怪当年,他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不由得想起沈青澜。那个女子,在承受了家族巨变、深宫磨砺之后,是否还能保有其父所期望的那份“家国大义”?昨夜她毫不犹豫交出证物时的坚定眼神,再次浮现眼前。
或许,他找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复仇的盟友,更是一个……能与他并肩看这天下风云的同行者。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快得让他自己都有些诧异。他微微摇头,将这点异样情绪压下。眼下,棋局刚开,步步杀机,容不得半分旖旎心思。
织造处
沈青澜回到织造处时,已是日上三竿。管事的嬷嬷见她回来,只是抬了抬眼皮,并未多问。宫中奴婢奉命出宫办事,偶有耽搁也是常事,只要不出大错,无人会深究。
她默默回到自己狭窄的居所,换下宫装,打水略微梳洗,试图洗去一夜的疲惫与惊惶。
刚收拾停当,同屋的一个小宫女探头进来,小声道:“青澜姐姐,你可算回来了!刚才长春宫那边来人传话,说是齐王殿下得了一幅古画,想请擅长书法的女史前去鉴赏临摹,点名让你去呢!”
齐王?
沈青澜的心猛地一沉。刚被锦瑟警告,齐王就立刻找上门来?鉴赏古画?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是试探,还是又一个圈套?
她不能不去。以她现在的身份,没有拒绝亲王吩咐的资格。
“我知道了,多谢你告知。”沈青澜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已是电转。齐王此举,无非是想近距离观察她,试探她昨夜行踪,甚至可能想从她这里找到关于赵永或者证物的蛛丝马迹。
她必须去,而且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她对着模糊的铜镜,整理了一下鬓发,确保自己看起来与平常无异,只是眼神比往日更加沉静,深处却燃着一簇冰冷的火焰。
该来的,总会来。既然避无可避,那便迎头而上。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向着长春宫的方向走去。晨光熹微,宫道漫长,她的脚步稳定而从容。她知道,从她踏出这一步开始,与齐王,与那些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明里暗里的较量,已然正式开场。
凰鸟初啼,其声虽微,其志已扬。在这深宫烬余之中,逆袭的火焰,正在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