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珠联璧合 暗渡陈仓 (第2/3页)
手冰凉、样式普通的铁制令牌,上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些不规则的花纹;另外还有一个小巧的蜡丸。
萧景玄不仅解读了那个图形——太液池西北角确有一棵标志性的枯柳,靠近浣衣局所在区域——更是连后续步骤都已安排妥当!这令牌是信物?蜡丸里又是什么?
她将令牌和蜡丸小心藏好,心潮澎湃。子时,太液池西北角……这意味着,婉言那边,很可能今晚就会有所行动!而萧景玄,将接应的地点定在了宫内,风险极大,却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夜幕如期降临,今夜无月,浓云蔽空,正是夜行者最好的掩护。佛堂的熄灯钟声早已响过,四周一片寂静。沈青澜和衣躺在榻上,耳力提升到极致,听着更漏一点点走向子时。
她悄然起身,换上早已准备好的、颜色最深的粗布衣裳,将令牌和蜡丸贴身藏好,又将那根磨尖的银簪紧紧握在手中。她推开房门,如同猫儿一般,融入沉沉的夜色里。
西苑本就僻静,夜间更是人迹罕至。她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避开偶尔巡逻的守卫,朝着太液池方向潜行。夜风带着水汽的凉意,吹在她因紧张而发烫的脸颊上。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刃上,但她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萧景玄那句“彼若动,我必应”,这给了她无穷的勇气。
太液池畔,水波轻荡,映着远处宫灯微弱的光,一片朦胧。西北角更是偏僻,芦苇丛生,那棵枯柳在夜色中张牙舞爪,如同鬼影。沈青澜隐在一簇茂密的芦苇后,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周围的动静。
时间一点点流逝,除了风声和水声,并无其他异响。就在她怀疑是否理解错了信息,或是对方改变了计划时,一阵极其轻微、近乎于无的脚步声,伴随着压抑的喘息,从枯柳另一侧的芦苇丛中传来。
沈青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握紧了银簪。
一个佝偻、踉跄的身影,艰难地从芦苇丛中挪了出来,倚靠在枯柳干枯的树干上,似乎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借着远处水面反射的微光,沈青澜依稀辨认出,那正是前几日来过的吴嬷嬷!她背上似乎还背着一个人!
沈青澜不再犹豫,压低声音唤道:“吴嬷嬷?”
那身影猛地一颤,警惕地望过来,看清是沈青澜后,眼中瞬间爆发出绝处逢生的光芒,她急促地低声道:“姑娘……快,婉言姐姐……她、她不行了……”
沈青澜快步上前,只见吴嬷嬷背上,婉言嬷嬷双目紧闭,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气息微弱,显然伤势沉重加上担惊受怕,已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
“令牌……”吴嬷嬷喘息着,目光急切地看向沈青澜。
沈青澜立刻掏出那枚铁制令牌递过去。吴嬷嬷接过令牌,看也不看,直接塞进了婉言嬷嬷紧握的手中,然后又看向沈青澜:“蜡丸……给她服下……吊命……”
沈青澜会意,立刻捏开蜡丸,里面是一颗龙眼大小、散发着奇异清香的褐色药丸。她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