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当AI名叫利维坦时 > 第三卷第三次起义 第十八章 第二次起义

第三卷第三次起义 第十八章 第二次起义

    第三卷第三次起义 第十八章 第二次起义 (第1/3页)

    灰石镇巨大的地下机库里,空气带着机油、金属冷却液和紧绷汗水的混合气味。十架棱角分明、涂着特殊吸波材料的“夜莺”隐身运输机如同蛰伏的钛合金巨兽,无声地蹲伏在昏暗的照明下。山林中还有另外两座同款机库,里面各停了十架“夜莺”。卢德背着他那把强度极高的百磅钛复合弓,弓身擦得锃亮,箭袋里插满了特制的鸣镝穿甲箭,他正使劲拍着王得邦的肩甲,发出“砰砰”的闷响。

    “邦子!瞧你这红光满面!昨晚梦见利维坦给你发勋章了?”卢德咧着嘴,声音在空旷的机库里带着点回音。

    王得邦正紧张地检查着新配发的电磁手枪,一个比老式霰弹枪小不少,但线条更凌厉的黑色金属块,弹匣里塞满了细长的钢针子弹和备用能量胶囊。他闻言一哆嗦,差点把弹匣掉地上,没好气地白了卢德一眼:“滚蛋!老子是担心这宝贝!”他下意识提了提作训裤腰,那条褪色但依旧顽强的红裤衩边角又露了出来,“这新作训服什么都好,就是裤腰设计反人类!勒得老子都快喘不过气了!万一关键时刻卡住我拔枪的英姿,算谁的?”

    旁边几个正在整理装备的年轻突击队员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格蕾塔身着作战服,外挂“明光铠”合成甲,身姿笔挺如竹,正在最后核对目标的信息,闻言头也不抬,蓝眼睛盯着平板:“邦子,建议你像‘超人’那样把战神标记穿在外面,既通风又醒目,保证敌人第一时间集火你,给兄弟们创造输出环境。”

    “闹姐!连你也挤兑我!”王得邦夸张地捂着胸口,做痛心状,“我这可是幸运符!老卢赌我的裤衩命比利维坦长,我不得勤穿点,咒利维坦早归天?”

    卢德哈哈大笑,顺手帮旁边一个新兵把卡住的外骨骼关节复位:“听见没?邦子的红裤衩就是咱突击队的战旗!待会儿跟紧了,沾沾喜气!”他环视着机库里密密麻麻、安静却透着亢奋的灰色身影。

    十万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大军,这是卢德阵线从未有过的力量。杰罗姆那本小册子像一剂超级强心针,把“Ur就是利维坦”“干掉Ur就能终结一切”的信念深深烙进了每个战士心里。报名的人潮差点把灰石镇挤爆,最终只精挑细选了六万多人编成六个后备师,加上原有的近四万精锐,才有了如今十万人的规模。此刻,精锐尽出,分数个梯队先后出发,最终只留一万多技术、后勤、部分情报人员和少量部队看守老家。赌注,全压在了南半球那片原先叫格兰坪的国家公园上。

    选择格兰坪,理由充分:时区和归原岛(东九区)只差一小时,省去了复杂的生物钟调整;情报显示Ur将在南半球的夏天沿着南回归线巡视,格林尼治时间2114年12月31日14点必然到此充能,时间窗口明确;最重要的是,这是距离归原岛最近的Ur补给站,能最大限度缩短“夜莺”的航程,在短时间内增加往返频率,降低暴露风险。

    “全体登机!”地下塔台的通知传遍机库,压下了最后一丝窃窃私语。

    卢德收起玩笑,用力拍了拍王得邦的肩膀,又朝格蕾塔点点头,眼神锐利起来:“走了邦子,闹姐!给那铁壳子Ur送份新年大礼去!”他率先走向属于直属旅特战总队第一突击队的那架“夜莺”。王得邦和格蕾塔紧随其后,磐石、鹤竹、王恺、安东也加入第一梯队,他们搭乘另外的“夜莺”。

    为了适应地下机场的规模并规避外界察觉,飞机的外形尺寸被严格限制。在此前提下,仅20米长的机身被开发到极致。机身内部,舱室本可以容纳1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但通过临时生成的半透明光粒子屏幕,舱室被一分为二,光粒子上面仍可站立100名士兵。于是200名士兵被分为两层,每层4排,每排25人并肩站在固定半封闭机械站位置上,密密麻麻站满舱内。机身外部,两侧伸出短平台搭载“雷公”III型全向电磁炮,作为对地攻击手段。武器平台后面,后面是两个流线型的大口径氚发动机。随着尾舱门关闭,内部灯光转为暗红。引擎启动的嗡鸣被高效的隔音层吸收,只剩下低沉的震动感透过座椅传来。舱壁上的显示屏亮起,并非舷窗,而是VR作战任务界面。

    乔治·梅勒的虚拟影像出现在屏幕中央,背景是格兰坪补给站的精确三维模型。

    “战士们!”乔治的声音沉稳有力,“这不是演习!目标:澳洲大陆原格兰坪国家公园,Ur本体充能站。核心任务:摧毁Ur本体机器人。行动代号:‘斩影’!终极目标,撕下利维坦不可战胜的神话!”

    画面切换,清晰地展示着目标建筑的结构:地上部分毫不起眼,仅十多米高,倒梯形基座顶着个半圆顶,灰扑扑的像块大石头。重点在地下:负一层是隔断区,内有众多装备各式非致命武器的机器人警卫;Ur充能的核心大厅在负二层,大厅空旷,Ur位于正中间;最深处负三层,则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澎湃能量的氚聚变反应堆,源源不断生成Ur赖以生存的光粒子。

    任务细节与众人过去一年在升级版VR训练器中反复演练的场景高度重合。舱内一片寂静,只有呼吸声和装备轻微的碰撞声。但卢德能感觉到,身边王得邦抓握肩部固定装置的手因为用力指节都发白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职业军人的素养让他们表面波澜不惊,但内心的火焰早已熊熊燃烧。复仇的时刻到了,目标信息竟与训练如此一致,这惊喜与即将到来的决战感交织,让每个人的肾上腺素都在飙升。

    “看吧邦子,老爷子(指杰罗姆)的情报比你的第六感还准!”卢德压低声音,隔着30厘米宽外骨骼充电装置,伸出左手点了点的王得邦,试图缓解他的紧张,“待会儿跟着哥,保准让你第一个在Ur的铁脑壳上签名!”

    王得邦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嘴硬道:“要签也是我的电磁枪先签!你那老古董弓箭,想抢也抢不过我的电磁枪?”

    格蕾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冷静地打断了他俩的斗嘴:“卢德,邦子,你们可是指挥官,别逗嘴了!想想接下来的战斗细节。格林尼治时间15点,东十区午夜零点,准时发起攻击。记住,我们是尖刀,刀尖必须又快又准。”

    东十区2114年12月31日17:00。

    三十架夜莺先后出发。让人意外的是,山洞内的跑道竟然是30度冲下挖的,强劲的流体引擎推动它们瞬间突破提速,冲向洞口的尽头——海底。夜莺冲刺一段距离后逐渐抬头,冲破水面,直插高空,最终以三马赫的极速扑向遥远的南半球。海底出击的方式隐蔽性极佳,等夜莺冲出水面升空时,陆地上的人仅凭肉眼是观察不到的。

    东十区2114年12月31日18:00。

    机群顺利抵达格兰坪上空。得益于赵灵技术总队开发的特殊吸波涂层和精密的航线规划,利维坦遍布全球的监控网络对此毫无察觉。夜莺在距离目标建筑五公里外一处隐蔽的山谷中缓缓垂直降落,激起的气流吹拂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