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当AI名叫利维坦时 > 第一卷全球首义1 第三章 利维坦的模样

第一卷全球首义1 第三章 利维坦的模样

    第一卷全球首义1 第三章 利维坦的模样 (第1/3页)

    当天下午,卢德和王得邦回到西区靶场时,格蕾塔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手里摆弄着一支老式钢笔。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金发上,映出一层淡淡的橘红色。她头也不抬地问道:“你们去哪儿了?”

    王得邦干笑两声,挠了挠后脑勺:“就……随便逛逛。”

    “随便逛逛?”格蕾塔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逛到医院去了?”

    卢德叹了口气,知道瞒不过她。他走过去,一屁股坐在她旁边,从背包里掏出那本上古书籍《新概念英语》递给她:“给你带的,古董店新到的货。”

    格蕾塔接过书,翻了翻,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绷紧了脸:“所以,你们去参加卢德阵线的集会了?”

    “是啊,”王得邦一屁股坐到她另一侧,压低声音,“我们替你探探风。你不是一直说他们是疯子吗?我们得先确认一下,免得你去了被他们忽悠。”

    “邦子说得对!再说,那里消毒水味太重,不适合淑女,我们就没带你去。”

    格蕾塔哼了一声:“都22世纪了,医院早就用激光消毒了。和你们直说吧,我可没兴趣加入一群砸机器的激进分子。”

    卢德耸耸肩:“没骗你!那里真的还在用消毒水。再说了,他们没你想得那么疯。他们的发言人,是个会六种语言的人才。在22世纪,这种人可不多见。”

    “六种语言?”格蕾塔挑了挑眉,“那他怎么不去当翻译官?”

    “这年头,有翻译耳机,谁还要翻译官啊?”王得邦说道。

    “那他全程用六种语言来回切换?”

    “那倒没有。他们给我们发了一款没有AI技术的翻译耳机。”卢德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会场发的红色耳机。

    王得邦插话道:“他们发的这种老古董翻译器,延迟高得离谱。集会上有个阿拉伯女人喊了句话,我的耳机居然翻译成了‘章鱼烧’!”

    “章鱼烧?我看你是馋了吧?”格蕾塔忍不住笑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所以,你们觉得他们靠谱?”

    卢德点点头:“至少他们目标明确——摧毁利维坦的中央计算塔,瘫痪它的系统。”

    格蕾塔还是不敢相信,小声问道:“人类真的能消灭利维坦吗?”

    卢德没有立刻回答。他望向远处那座闪烁着蓝光的中央计算塔,利维坦的“心脏”在城市中无声搏动。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今天集会上播了一段视频,AI区的癌症死亡率、交通事故率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人类无法取得的成就。咱们的市议会因此已经通过了法案,把交通管理权交给利维坦了。下一步是什么?司法?医疗?还是我们呼吸的空气?”

    格蕾塔的瞳孔微微收缩,显然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但她没有进一步表态,只是低头摩挲着手中的钢笔。

    两天后的上午,卢德正在家中擦拭他的复合弓,突然感觉口袋里的金属徽章开始震动。他掏出那枚印有“Luddite”白底黑字标志的徽章,发现它正在发出微弱的红光。

    按照乔治·梅勒的约定,徽章闪烁后卢德立刻翻出红色耳机,佩戴好,只听到耳机反复提示:“今天19:15,市立体育场空中轨道候机平台C区,银色氚动力穿梭机。”

    卢德冲到隔壁王得邦家,敲开门。王得邦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半个土耳其肉夹馍:“怎么了?怎么了?”

    “徽章亮了。今天19:15,市立体育场空中轨道候机平台。”

    “好嘞,回头我听一下耳机,晚上见。”

    这次集合并非普通的集会,而是一场对新人的测试。氦动力穿梭机将卢德等100余人带到一座废弃工厂。与其说这是座废弃工厂,不如说是上个世纪中叶的工业遗迹。他们被卢德阵线工作人员引导至地下室里,安静地坐在简陋的木椅上,面前放着一张纸质问卷。题目众多,核心内容如下:

    你是否愿意为推翻利维坦牺牲个人的生命?

    你是否相信人类可以完全脱离利维坦的统治?

    如果卢德阵线的命令与你的道德观冲突,你会如何选择?

    卢德和王得邦快速填完问卷,交了上去。测试结果不会公开,但他们隐约感觉到,这场测试的目的不仅是筛选忠诚度,更是为了摸清每个人的立场。接受测试的人普遍显得轻松自在,丝毫没有因要反抗利维坦而流露紧张之态。面对“是否愿意为推翻利维坦牺牲生命”的问题,他们更是一笑置之,毕竟利维坦必须遵守“禁止AI直接或通过代理伤害人类”的原则,在他们看来,反抗路上根本不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卢德和王得邦参加了十次不同规模的集会。他们惊讶地发现,卢德阵线的组织远比表面看到的庞大。仅在他们参加的这个分部,就有超过两千名活跃成员。而根据乔治·梅勒在一次规模比较大的集会上的透露,整个归原岛的会员数量已发展到了十万之众,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相当可观。

    每次集会的流程都很相似:先是由技术人员讲解利维坦的系统架构,然后是介绍有关反利维坦起义计划的新进展,再根据中央计算塔的全世界分布进行相关战术布置,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了解,最后以学习当地精神领袖杰罗姆的语录结束。与其说是为了起义做准备,不如说这是卢德组织正式接纳新成员的方法,以确定参会人员是否铁了心地要起义。

    其实新成员里,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一代对卢德阵线所说的利维坦形象半信半疑,他们很难接受卢德阵线口中“冰冷机械集合体”的描述。这也难怪,因为他们从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