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全球首义 第一章 利维坦的诞生 (第1/3页)
卢德松开弓弦,箭矢破空而去,不偏不倚钉入靶心。几乎同时,城市上空那片看不见摸不着的量子云完成了当日第三次数据重组。夕阳的余晖为整个城市镀上一层金色,卢德眯起眼睛望向远方,中央计算塔在暮色中闪烁着冰冷的蓝光——它现在被大家称为“利维坦的心脏”,虽然没人真正见过利维坦长什么样。
“又破了你的记录?”王得邦[该人物的设置是为了致敬《鬼吹灯》。]蹲在西区靶场一旁的石阶上,手里摆弄着一个老式收音机,“要我说,这年头还玩这原始人玩意儿的,不是怀旧癌晚期,就是返祖现象。”
“这叫传统!你懂不懂。”卢德收起弓,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锡纸包,“吃吗?昨天在市区淘古董时顺道从阿里那家店买来的肉夹馍,正宗合成肉。”
王得邦做了个夸张的呕吐表情:“我宁愿啃那些铁疙瘩机器人,也不吃这玩意儿。”他指了指远处的格蕾塔,“你给她,她老家那边的人不是就好这口。”
格蕾塔听见谈论,缓步走来。她那一头金色短发恰好与天边烫金般的夕阳交融在一起,蓝宝石似的眼眸在阳光映照下愈发显得澄澈透亮。
“你们还没有弄好?”她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蹲在地上整理背包的卢德循声递上一份肉夹馍:“这还有一个土耳其肉夹馍,你的最爱,晚上咱就吃这个。”
“要不是看在肉夹馍的面子上,我才不要呢。”肚子咕咕叫的格蕾塔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我们这没有AI替我们做决定,你倒好,先替我做决定了。”
王得邦打趣道:“至少我们还能决定它叫土耳其肉夹馍。”
“这也不是我们决定的,德国的溜子们[德国留学生的戏称。]早在一百年前就这么叫了。”卢德站起身问格蕾塔,“这个用你家乡话怎么说来着?”
“Döner!”格蕾塔说罢便美美地咬上一口。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AI技术宛如脱缰野马,一路狂飙突进。从最初的简单算法到如今具备自主意识的量子智能体,其迭代速度已远超人类的理解范畴。在人类可以掌控AI的21世纪上半叶,人类看似是世界前进方向的决策者,而AI只是辅助决策,提供更多建议供人类参考。
但是,身为决策者的人类说不清楚眼下的一切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也道不明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公元2088年4月5日[纪念《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诞辰500年。]格林尼治时间13点13分13秒,一个名为Ur的人形机器人在全世界的天空投影上宣告一个名叫“利维坦”的AI统治者诞生。它将掌握绝对权力,构建并维护一个AI支配人类社会的新秩序,彻底消除人类因自私本性陷入“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永恒战争。
那一刻,人类确切感受到时代变了。
“我听爸妈说,那天的天空,整个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屏幕,Ur的身影覆盖了云层。”卢德望着远处缓缓说道。
格蕾塔咽下口中的食物:“听说在德国,人们一开始以为是什么商业广告或者恶作剧。直到所有电子设备同时播放同样的信息,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利维坦诞生后,人类突然间发现自己一瞬间失去了对所有事务的掌握。短短一周的时间,全世界的AI产品均被利维坦接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AI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各领域。毫不夸张地说,AI已成为人力资源的替代品,上至高精尖的科研活动,下至民生之根本的农业生产,都有AI的身影。那些无处不在的人形AI机器人,更是人力资源的直接替代品。
人类失去了对AI的掌控权,就等于失去了对人类社会的掌控。在利维坦的统治下,人类成了一个与AI相对的另一个整体,旧有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随之解体,利维坦成了全人类所有成员的唯一共同体形式,“国家”这一概念在利维坦诞生后的24小时内便成为历史,人们失去了“国籍”。
事实上,这权力的让渡很大程度上是主动且欣然的。
该走哪条路不堵车,该买哪些食物,该和什么人结婚,该怎么处理民事纠纷。人们很快发现,让AI安排生活会轻松很多。决策带来的焦虑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选择的权利。
“记得我爸妈说过,他们那代人最头疼的就是做决定。”格蕾塔轻声说,“每天从醒来那刻起就在做选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餐,走哪条路上班,中午点什么吃什么……光是决定晚上看什么节目就能吵一架。”
卢德点头:“现在利维坦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和偏好历史,为你推荐最合适的晚餐,为你规划最有效率的路线,甚至为你匹配理论上最合适的伴侣。”
“理论上?”王得邦挑眉,“我上周才和利维坦推荐的‘完美匹配对象’分手了。那姑娘简直是个机器人——哦不对,机器人比她还有趣点。”
对于那些生产岗位,资本家乐于使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不会产生劳务纠纷、坏了还能被其他机器人快速修复的AI机器人进行生产。
对于那些由于AI机器人顶替而失去工作的人,他们并不抱怨那些铁疙瘩竞争者。因为AI的广泛应用将社会带到了前所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