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十三、十七 (第1/3页)
大雍十五年,春。
柳絮如雪,纷纷扬扬落满青石城的大街小巷,东市转角处的“锦云坊”裁缝铺却门庭冷清,往日里争相定制林震南同款白云锦的盛景,早已不复存在。
“罗姨!”少年清亮的嗓音划破了坊间的寂静,他踩着满地碎光跑来,手中的糖葫芦险些扫过门边流苏。
“白云锦的料子还有吗?我们少爷说……说……“他的话到了舌尖又转了个弯,糖葫芦的甜腻终究让他咽回了后半句。
“有,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白云锦。”被唤作罗姨的老板娘从里间走出,眉眼间带着些许疲惫,自丈夫病逝后,她独自撑起这间铺子,又恰逢林府变故,往日的热闹便一去不返。
“少爷要做身新衣裳。”少年在店内转悠,腰间的碎银叮当作响。罗姨将白云锦缎从樟木箱中取出,任由少年拨弄案头未完工的盘扣,这些年林府一直让他来这儿取衣服,彼此早已相熟。
“你家少爷下山了?”罗姨一边拿出料子一边问道,已经许多年没有听闻林家少爷的消息了。
十七自顾自的吃着糖葫芦,眼睛早就被这些五颜六色好看的布料吸引过去,根本没有听见罗姨说了什么。
“十七!“罗姨抄起竹尺佯装要打,”当心你的糖葫芦,不要沾到料子上!”她无奈摇头,抖开那卷白云锦时,春阳正好穿透天窗,在织锦纹路间洒下细碎金光。
少年名叫墨十七,是林府家最小的墨字门人,多年前,林震南从寒江盟商船上的乞丐堆里将他捞起时,这孩子正攥着半块发霉的炊饼,因是被老乞丐在商船间拉扯长大,水手们都唤他“小乞儿”,后来老乞丐因偷窃跳海而亡,他便真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那些漂泊岁月里,他以星斗为被,以浪涛为曲,不知生死,亦不懂离别。
墨十七将碎银抛在桌上,“五日后我来取!“话音未落,人已如风般离去,罗姨拾起银子,眼角的皱纹微微颤动,暗叹时光飞逝,她依着记忆里那少年的尺寸,手指灵巧地裁剪起来。
窗外春光正好,微风送来远处茶楼的丝竹声,罗姨剪裁的动作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思绪飘回五年前那个春日——林震南离世的噩耗传来时,满城缟素,人人皆在为这位铸剑大家扼腕。转眼五年已过,昔日的林家少爷林无涯,也已过了弱冠之年。
青石城无人不识这位林家独子,不同于城中那些纨绔子弟,这位林家大少爷仿佛与市井烟火格格不入——不爱斗鸡走狗,不喜金樽玉盏,独独痴迷于剑道。每遇相熟的街坊,他总要摆开架势,将木剑舞得虎虎生风,末了还得仰着脸讨要喝彩。
记得那日,他正对着几位官家公子哥卖弄刚从府里的藏书阁中学来的“白虹贯日“,不料木剑破空之声未落,便惹来阵阵嗤笑。“林家小子这招倒像蟹爪挠沙!“为首的纨绔故意打了个响指,身后跟班齐声哄笑:“快看!螃蟹过街喽!“林无涯羞愤难当,攥紧木剑欲要理论,却被对方扈从吓得连退数步。
然而三更梆子响时,罗姨打更的丈夫总能见到那少年在城隍庙残碑上练剑,青砖映月,木剑破空声渐渐有了金石之韵。待得那群纨绔再次遇到少年时,本想再讥他“蟹爪挠沙“,却见他的木剑如蛟龙出海,剑气竟在青石板上犁出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