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相人者,识于微末 (第2/3页)
就又成了顺民,和眉善目。
人这一张口,查无可查的当下,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且,他们也确实是铁岭卫连家屯土生土长的......泼皮团伙儿。
作为民户,早些年,地自然也是种过的。
只是那点田地里的营生,远不如他们在江湖上混迹来得快活。
沾了赌,再沾了酒,再好的家业也经不住败。
他们这路货色,家中的良田早就散尽,爹娘也早早被气死。
无儿无女,无妻无家。
光棍一条,烂命一个。
平日里,宗族里的人对他们也是若即若离,既厌恶又不敢得罪。
留着他们,多半还是为了摊派徭役时,能有个顶缸的。
所以也就别指望这些烂人,有什么所谓的亲族荣辱之心。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能跟着这伙人跑到这儿来的,几乎个个儿都是这般德行。
真要是会牵挂亲友安危,念着家里的妻儿老小,也就不会与他们为伍出逃了。
......
在车队抵达前,守在官驿的什长李盛还是先等到了这些‘不速之客’。
“军爷!求军爷开恩收留!”
“我等皆是逃难百姓,翻山越岭,只为寻条活路啊!”
十几个汉子围拢在官驿门外告饶。
李盛推开院门,漠然视之,未见动容。
其疑有三。
其一者,见官而藏,不似良人。
单以回去通知同伴为借口,倒也勉强能解释。
其二者,这十数人只有青壮汉子,全无家眷老弱。
这种极度单一的人员构成......往往不是官兵,就是乱匪。
反正,单独一群汉子聚在一块儿,就绝不可能是什么省油的灯。
更重要的是,假若这十几个人拧成一股绳,足以对他这驿站里的十数官兵,产生实实在在的威胁。
其三者,其人皆面色红润,不见太多仓皇消瘦之颓丧。
逃灾却又不见太多携粮小车,不合常理。
乱世里,能活的滋润自如,不是本领滔天,那就是私底下藏着见不得光的猫腻。
他李盛又不是初出茅庐的雏儿,哪能察觉不到。
当然,以上种种,或许都能找到借口搪塞过去。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盛此刻从骨子里感到的一阵不适。
就好似......惯于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