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破釜沉舟,驱狼吞虎 (第3/3页)
丝淡淡的失落。
若非优柔寡断,何至拖延至此。
从始至终,郭汝诚便认为,唯有此计可行。
且,宜早不宜迟。
拖得越久,反倒可能会来不及。
到那时,众人皆亡,便真成了一出自食恶果的千古笑柄。
郭汝诚咬了咬牙,拜曰,“明公,若再拖延下去,便真就来不及了!”
他掏了掏袖袋,取出一本小册,双手奉上。
“城中大户存炭,在下一直在设法打探,近日已有眉目。”
张辅成翻了翻,其内细毫所记,账目工整明晰。
郭汝诚继续道,“按历年所记之数,辽东雪季惯例四月,约十二旬日。”
“历经此等苦寒,民者,至少也需去其七八之数!”
“若再起刀兵之祸,恐十不存一也!”
这话直教人听得遍体生寒。
人常言道,群以类聚。
能被张辅成这般讲究风骨的儒士太守引为心腹的,自然是个有德之士,更是个颇有抱负的寒门佳才。
按照惯例,得郭汝诚入幕辅佐,待张辅成此任太守流官致仕,亦或升迁之后,便该将其举荐地方为吏。
这毕竟不是科考正途,自然不能一步登天。
但它,却依然是一条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官场坦途。
入幕之宾的好处,就在于此。
毕竟,待其真正入仕,二人便从幕府主臣,即刻化作提携之师生,关系反倒会更为亲密。
官场有人领路,哪怕起点再低,可境遇自然也会大为不同。
所以,他们二人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虽然二人无亲无姻,但从某种层面来讲,他们也是在理念上真正的志同道合之人,才会如此亲近投缘,而非简单的依附关系。
所以,对于郭汝诚的话,张辅成全然是信的。
而且,对他口中计策,亦是反复思量,无法放下。
不怪他犹豫,实在是这绝户计凶险异常。
若有一招之差,满盘皆输。
会让原本还能活下来的两三成丁口,也在这凛冽寒冬之中,尽数化作冰冢。
是选择接受现状,坐视那些人死去,起码能保住一部分。
还是兵行险着,堵上所有人性命,全他自己的一颗仁心?
此刻摆在张辅成面前的,正是这样一个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