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聚民计,时机未至 (第3/3页)
辽东有关宁锦防线层层阻隔,尤其是配上山海雄关的天险兜底。
很多不知情的官吏,自信如今尸疫波及之范围,也不过是局限辽东一地罢了。
大顺朝廷坐拥天下之兵,就总有于辽东卷土重来的那一日。
......
“既然狼烟皆停,那我等何不续起狼烟,”今日场合,赵钟岳不敢多卖关子,直接抛出了他最朴素的想法。
“来为这百里之地,做一盏指路明灯?”
很简单的道理。
狼烟起,是为求援。
狼烟不熄,就意味着城防不失,守军还在坚持。
这是随便一个边民都能知道的常识。
抚远卫城燃起狼烟,不单这县城里挣扎求存的百姓能看到。
就连方圆数十里内的山林,其中躲藏的百姓也有很大概率能看到。
自赵钟岳接触城中内务过后,他觉得眼下抚远卫城的情况很是分明。
李煜有粮、有兵器、有城防......好似什么都不缺。
但就缺一项......人手紧缺。
之所以物资丰沛,就是因为城里没有多少活人了。
况且,人少兵就少,兵少......就总是缺了些安身立命的底气。
赵钟岳所献,其实是一条聚民策。
当然,也同样存有隐患。
“钟岳。”
李煜很快就点出了其中两点。
“此计眼下断不可行。”
“燃烟,固然可使百姓蜂拥而至,我却唯恐那群尸,亦尾随而来。”
李煜的语气不重,却字字戳在要害。
但是,倒也不必全盘否定。
李煜看着因为没能得到认可而有些沮丧的赵钟岳,说道,“一月。”
他竖起一根手指。
“再等一月,两堡军民入城,我等方可燃烟一试。”
引动大量潜藏的活人重新开始活跃迁徙,有很大可能会扰乱原定的迁民之事。
就单说那西岭村,村民上了熊儿岭藏身躲灾。
这方圆数十里内,谁又能说得清还有多少个‘熊儿岭’?
又有多少个诸如西岭村那般,满村皆尸的死地?
实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