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寒垣隐忧 (第3/3页)
还能不能称之为‘人’,尚未可知。
天干物燥的时节,绝望之下的疯狂,一把火就能将一切付之一炬。
看来,他得想个办法稳住北城的人心,就像那衙前坊一样。
以免生出什么无法挽回的变数。
身后的亲卫们陷入了短暂沉默。
人心隔肚皮,家主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李煜一时也无万全之策,索性不再深思,转而问起另一件事。
“赵钟岳,今日是在哪个府衙当值去了?”
内政治民,调拨民居,审理小案......百姓之间总有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赵钟岳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眼下便接手了这些文政工作。
他有那些赵氏家仆可供驱使,甚至不必占用本就捉襟见肘的差役人手。
再加上,他和班头赵怀谦之间的特殊远亲关系,更是在内务协调上起到了极佳的润滑作用。
二人协力,也算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典范。
倒也和他保管在手里的县丞印颇为贴切。
借着抚远县丞刘德章的虎皮,初出茅庐的赵钟岳做事更加得心应手。
告状的军户小民,只当赵钟岳是新任的师爷,替‘卧床养伤’的县丞老爷代为办差。
日子久了,或许有人会发现端倪。
但李煜并不在乎。
未来,随着两堡迁民,抚远县本地人口的占比会被逐步稀释。
最坏的情况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只要能应付过眼下这段颇为艰难的时期就好。
一名亲卫立刻上前一步,揖礼答道。
“回家主话,赵先生今日出门前说过,他要去军法司衙门,审阅案宗。”
李煜了然的点点头。
卫城里要说断案,确实只有坐镇军法司衙门最合适。
有场地、有刑具、有牢狱,有可供参照的案宗存档。
一应俱全,卫城里再找不出第二处这么齐备的地方。
“也好,我们打道回府。”
李煜转身就往下城的坡道拗口走去。
“等用了午食,趁着打盹儿的功夫,把他们都叫到府上,我有事要商议一二。”
“是,家主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