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谨慎护持,一日之途 (第2/3页)
,起到的安慰作用要远胜于其实际用处。
真正的屏障,在更外围。
......
内圈民壮之外,官道两侧边缘,步卒们正以什伍为单位,在各自队率带领下,如梳齿般均匀分布在车队前后两侧。
队率们大多在棉袍外披着扎甲,麾下士卒过半着皮甲,还有少数精壮的汉子也披了扎甲。
纵使是最不济的瘦弱兵士,也有一身厚实棉服可穿,至少也能抵御撕咬。
所有人都清楚,直面尸鬼就意味着高风险。
想要全身而退,他们就必须摒弃个人勇武,依赖阵战协作。
故此,每伍兵士分作两列。
两名刀盾手走在道路最外缘,直面旷野。
身旁又有两名同伍的长枪手并肩而行。
小队最前方,领队伍长腰挂佩刀,手握一柄长弓,目光不时观望左右原野。
众人小心戒备,不敢松懈。
一旦发现敌情,在伍长喝令下,他们顷刻便能组成一支可远可近的五人小阵加以应对。
每一什,分作两队,前后相距不超过十步,更便于策应。
若有所需,前后两伍又能迅速合兵结成‘大阵’共同抗敌。
车队中的每辆车架前端,除了驭马的余丁,还配有一名瞭望射手。
既可踞高而审视四野,提供必要的预警,也能搭弓为四周兵卒提供些许援助。
......
若有尸鬼真的逼近车队......少则分伍击而灭之,多则聚什自守待援。
只不过,这套颇为严密的应对预案一路走来,基本没派上用场。
官道上来回驰骋的几伍骑卒,前两日早就来回将官道沿途的威胁涤荡数遍。
一路走来,东迁车队边上便是摸过来一两具尸鬼,都很罕见。
更何况,车队之中亦有骑兵随行,不时两两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