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尽如愿 (第1/3页)
“大人放心,学生必能办好此事!”
赵钟岳自然是欣然领命。
心中正反复揣摩着李煜那套悖离圣贤的‘人治之法’。
而抚远县城的夜,却远未到安宁之时。
......
是夜,抚远县内。
衙前坊,赵府。
夜色如墨,死寂的县城中唯有寒风混杂着萧瑟尸声,如泣如诉。
灯火通明的正堂内。
炭火在盆中发出轻微的哔剥声,将三道人影映在墙上。
张承志,赵琅,赵怀谦。
他们如今,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
衙前坊内,却如李煜所想一般。
张承志在留下后,尽可能的想方设法,搭救了屋顶各处的一些军户。
只靠他这张让军户们畏惧的熟悉面孔,大部分时候就足够让侥幸得活的军户百姓选择服从。
过往多年的统治惯性,以这种方式传导至今。
收拢了这些军户百姓作班底,再加上赵琅和赵怀谦的帮衬,声势便起来了。
见有了活命的希望。
坊内大户,自然也乐得以赵琅为首,通过他的协调,来为百户张承志提供一定的帮助。
只因,同为商户,这些人对常打交道的赵琅更为知根知底。
他们平日里,便掌握着远超常人的资储。
如今,更是能为张承志重新编整收拢的残余军户,提供些许必要的刀枪棍棒,以及粮秣。
另有一些苟且存活的官差,则是被赵怀谦借着府衙名头收拢。
这也是赵琅的意思。
若是叫人全都让这张百户收拢了去。
他们可就没了制衡的手段。
这就好比养看门狗。
既要给它吃食,不让饿死。
却也总是不能让它吃饱,非得饿出一股子凶性。
等到它咬了人,立了功,才能享受到来之不易的饱食。
这人,放在赵琅眼里,不管是赵怀谦,还是张承志,都和这看门狗的养法是一个道理。
不能喂饱。
喂饱了,就会胡思乱想,分不清主次。
进而横生事端。
......
此刻,赵琅随意坐着,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炭火,率先打破了沉默。
“张大人,今日可有所成效?”
张承志进门,猛地将一杯冷茶灌进喉咙,仿佛想浇灭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