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步错,步步错 (第2/3页)
上岸倭人,多以侵袭缺乏防守的村落和逃窜为主。
完全是在绕着大城重镇走。
许多州府的卫所守军,固守待援,根本毫无战事。
一些所谓的告急狼烟,往往多是所谓的粮库失火所致。
到底是真的失火?
还是在毁灭证据?
真相早被掩埋,刘世理根本无从探查。
但大城无事,别处却已经有一股暗潮在悄无声息地积蓄力量。
刘令仪面色平淡的继续翻看。
一连数日,刘世理只是忙着将大营南移会稽郡。
终于,有了新的变化。
‘陛下,我军先锋南下与泉州府、福州府守军成功会合!’
‘但......沿途所探倭人踪迹,微臣觉得匪夷所思。’
‘此地登岸倭人,越是官道坦途,却越是躲避。’
‘他们似是有意走小路躲避交战,沿途四散抢掠村落补给,根本不留接应退路。’
‘似乎......似乎不曾考虑过离岸撤退之事?’
‘或许,他们是没想着再活着回去?’
与其说他们是贼寇,倒不如说是一往无前的死士。
这便是刘世理,对倭人登岸的第一次起疑。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以往海盗一贯的劫掠方式。
首先,深入内陆就是其中大忌。
倭人必然知晓,大顺内地的军队只多不少。
他们若是只在沿海劫掠,尚可来得及退回海路逃跑。
若是深入内陆,只会被越聚越多的官兵所吞没。
连命都保不住,跨海劫掠还能有什么意义?
纵使是卫所兵,若是汇聚数万。
仅仅是其中卫所武官汇聚的家丁数量,就非常可观,远不是小股倭寇所能抗衡的。
其次,倭人即使劫掠,也该是集中力量,以某些繁华城镇为目标,发起突然袭击。
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有足够的金银细软,供他们搜刮。
可是他们也没有这么做。
登岸之初,此地倭兵尚且团结一心。
他们与福州府、泉州府守军短暂的隔城对峙,做围城态。
结果到了晚上,倭人便趁机弃营,深入内陆。
此后,倭军随即散作一股股流寇,四散而逃。
从上千人散成数股百人小队分头而行都是常事。
甚至会以十几人为单位而逃。
与其说是正常军伍,倒不如说是按武士家族分头逃命。
他们根本就无心恋战。
福州府与泉州府守军次日追了一小股倭贼一阵,斩获男女上百。
可他们也不敢真的远离驻地。
于是取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