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认旗为号 (第1/3页)
李煜挑选再三,选中了亲卫李信作留守人选。
“李信,我与你一伍兵丁,守在此地,保我后路无虞!”
“喏!”
李信一口应下。
“家主放心便是!”
比起城门,此处角楼仍是他们离城的首选。
完全放弃西南角楼是不可能的。
无非就是留下多少人的问题。
李煜心有忧虑,仍在不厌其烦的叮嘱李信小心谨慎。
“稍后,你可登角楼上层,打出我军旗号。”
李煜所指旗号,便是李信背后的认旗。
这是士卒个人身份的重要识别标志。
普通屯卒自然是没有资格携带。
在李煜所属的屯卒之中,只有队率小官,腰带上或是背后,才会用布带绑着一杆黑边白底的‘义’字认旗。
屯卒什长和伍长背后的认旗规格,亦会有所区分。
伍长为三角形制,什长为四方形制。
在战时,同属顺义堡的屯卒,便可凭此旗帜。
在混战中,快速寻到和他们同乡同堡的各级队率,互为援助依靠。
免得在乱战之中沦为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李信所背负的认旗不大,黑边白底,形制四方,中央用黑线绣着一个苍劲的‘李’字。
武官的亲卫甲士之中,平均每三五人之中,也有一人携带此认旗。
他们毕竟是武官私有的亲卫甲士。
是独立于屯卒体系之外的精锐。
背负的认旗自然更为特殊,才好区分。
故此,甲士背负的认旗,是在屯卒什长队率背后黑边白底的‘义’字方旗基础之上,加上了一些特殊标识。
如李煜的顺义李氏家丁,甲士们将屯卒队率背后认旗上的‘义’字,改为‘李’字。
认旗就插在他们甲胄背后的几处挂钩之上。
这是表明他们先是附属于李氏家丁,然后才是归属大顺朝廷。
这时再对各个李氏族人的亲卫甲士,想从认旗上做区分,就得从旗帜颜色上稍作辨认。
顺义堡为黑边白底,沙岭堡为青边白底,其他屯堡家丁也有各自的双色认旗。
但有一点!
能在军中持旗者,皆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