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青岛事变 (第1/3页)
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五日,晨六时三十分。
黄海的海风带着刺骨的咸腥气息,卷着初冬的寒意,扑打着青岛红瓦绿树的街巷。
晨曦微露,这座被誉为“东方瑞士”的滨海都市,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氛围之中。
与往常不同,清晨的宁静被一种刻意营造的“日常”所打破。
日本海军陆战队驻青岛司令部门前,一队队士兵正在军官的口令下集合,动作整齐划一,枪械碰撞发出冰冷的金属声。
附近的早起市民偶尔驻足观望,但并未过多警觉——
过去数月,类似的“例行操演”已发生过多次,往往在市区边缘进行一番演练后便会返回驻地。
在日本海军陆战队驻青岛司令部内,气氛却是与外表的“常态”截然相反的肃杀。
司令官津田静枝海军少将一身笔挺的军服,肩章上的将星在瓦斯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他面无表情地站在巨大的胶澳地区军事地图前,指尖重重地点在青岛港、火车站、胶澳电气公司、电报局、市政府、银行区等数个核心坐标上。
这些目标,已被红笔醒目地圈出。
身旁,一众参谋军官屏息凝神,如同等待扑食命令的猎犬,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一种压抑的兴奋。
“诸君,”
津田静枝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不带一丝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方才接到‘上级通报’,称发现可疑武装人员潜入市区,意图破坏帝国侨民财产与重要设施。
为保护侨民安全,维护青岛秩序,我驻青岛海军陆战队决定,即刻起在相关区域进行‘预防性警戒搜查’演习。”
他环视手下,眼神锐利如刀,这“演习”二字,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重量。
“此次‘演习’,旨在检验我军应对突发状况之能力,并切实清除安全隐患。
各部队需以实战标准,迅速控制关键点位,驱逐或消灭一切可疑抵抗力量。”
他的话语充满了暗示,
“驻青岛的支那税警部队,若识时务,保持中立,则相安无事。
若其误判形势,胆敢阻挠帝国军队执行‘护卫任务’……
则视同敌对行为,坚决予以武力清除!”
他顿了顿,加强语气:
“帝国圣战的伟业,不容迟疑。
支那南北内斗正酣,“五三事件”的记忆已被时间冲淡,正是天赐良机!
他们无暇他顾,这正是我们以‘演习’为名,一举掌控山东半岛咽喉的最佳时机!”
“哈依!”
军官们齐声顿首,眼中燃烧着狂热的战意,心照不宣地理解了这层伪装下的真实意图。
津田静枝抬腕看了一眼手表,指针指向六时四十五分。
他挥手下令,动作干脆利落:
“通知各部队,按预定‘演习方案’,七时整,准时开始行动!
记住,初期以‘遭遇抵抗’为由升级冲突,动作要快,打击要狠!
要打碎他们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要让世界看到帝国军队捍卫利益的决心!”
“哈依!”
上午七时整,尖锐的哨音和日语口令声在青岛多个区域同时响起!
日军海军陆战队以中队、小队为单位,扛着机枪,推着步兵炮,以“演习疏散人群,搜查可疑分子”为名,开始强行推进。
他们首先在主要街道设置路障,驱赶行人,宣称“演习区域戒严”。
起初,市民和部分中国军警尚以为这又是一次规模稍大的日常演练,虽有不满,但多数人选择避让。
税警第五团设在街口的哨卡士兵,面对荷枪实实弹、气势汹汹逼近的日军,最初也试图进行交涉。
“这里是我国防区,你们不能……”
一名税警班长的话还未说完,对面的日军小队长便蛮横地打断,用生硬的中文吼道:
“八嘎!让开!
帝国军队执行任务,搜查危险分子!
阻碍者,死啦死啦滴!”
几乎是同时,一名日军士兵突然指着不远处楼顶惊呼:
“有狙击手!”
——这声呼喊,如同一个预定的信号!
“敌人开火!反击!”
日军小队长立刻声嘶力竭地下令!
“哒哒哒哒——!”
日军架设的轻机枪率先喷出火舌,子弹并非射向空中或楼顶,而是直接扫向税警哨卡和街垒!
“砰!砰!砰!”
三八式步枪的射击声密集响起,数名正在交涉或尚未反应过来的税警士兵当场血溅五步!
“鬼子下黑手了!打!”
税警士兵在遭受突然打击后,幸存者迅速卧倒,依托简陋工事开始还击。
MP18冲锋枪的连发声和毛瑟步枪的射击声顿时与日军的枪声交织在一起。
冲突,就这样以日军蓄意制造的“遭遇抵抗”为借口,在多个交通要道和重要目标附近瞬间爆发,并迅速升级!
硝烟开始弥漫,玻璃破碎声、惊叫声、咒骂声此起彼伏。
原本以为只是“演习”的市民这才如梦初醒,惊恐地四散奔逃,美丽的滨海城市顷刻间陷入混乱与战火。
首当其冲的,是驻扎在青岛市区各处的南京政府税警总团第五团。
该团约两千人,装备德械,训练有素,团长丘之纪上校更是一位以忠勇刚烈著称的职业军人。
团部内,电话铃声、电台呼叫声、参谋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