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铁流南指(下) (第1/3页)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夜
华灯初上,北平饭店宴会厅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盛大的欢迎宴会正在举行。
水晶吊灯下,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的于右任,颜骏人,何克之等各界名流穿梭往来,交谈甚欢。
然而,在饭店顶层的一间隐秘会议室内,气氛却要严肃得多。
王以哲、顾维钧代表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与徐永昌(代表晋绥军)、傅荣河、宋哲元(代表西北军)进行了至关重要的面对面会谈。
王以哲开门见山,将一份《华北防务整合与部队整编初步方案》推到对方面前:
“三位将军,明人不说暗话。
日寇亡我之心不死,旅大虽复,然其报复必至。
华北乃国家之咽喉,不能再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顾维钧补充道,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我军入关,非为吞并,实为整合。
委员会之意,乃是将所有愿意抗日之武装,整编为统一的‘国民救国军联军’。
诸位将军之部队,均可保留原有骨干编制,纳入联军序列。
粮饷、装备、弹药,由委员会统一供给,标准与我东北军一视同仁。”
徐永昌沉吟片刻,扶了扶眼镜:
“张总司令和委员会的诚意,我等感同身受。
抗日救国,亦是我辈军人天职。
只是……弟兄们跟我多年,浴血沙场,所求不过一碗安稳饭,一份体面饷。
若整编后,待遇能否真正落实?
人事安排,能否公允?”
傅荣河接口道,声音沉稳:
“我西北军子弟,不怕死,不怕苦,就怕寒心!
只要真心抗日,一碗水端平,我傅荣河第一个服从调遣!”
宋哲元也点头:
“没错!打鬼子没二话!
但整编可不能搞一刀切,伤了元气。”
王以哲闻言,正色道:
“三位将军放心!
委员会已有明令:
整编重在统一指挥、统一补给、统一对敌。
各部队原番号可酌情保留,各级军官原则上留任,确有才德者,还可晋升重用。
粮饷每月足额发放,伤残抚恤、烈士褒奖,皆按新标准执行,绝无克扣!
若有半点差池,我王以哲第一个不答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
“当前首要之务,是稳定平津,巩固防务。
请三位将军即刻下令,贵部所有部队,原地驻防,听从整编司令部统一调度。
同时,开放所有交通要道、通讯枢纽、军事设施,配合我军接管人员完成防务交接。
如何?”
徐永昌、傅作义、宋哲元交换了眼神。
对方条件之优厚,姿态之坦诚,远超他们此前最乐观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东北军实力摆在那里,抗日的大义名分也握在对方手中。
徐永昌终于缓缓点头,伸出手:
“好!既然委员会如此诚意,我晋绥军愿听从调遣,共赴国难!”
傅荣河、宋哲元也相继伸出手:
“西北军亦然!”
“愿随委员长,抗日到底!”
四只军人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顾维钧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立刻让副官拿出早已备好的《华北军事整合初步协议》。
几人仔细阅读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刻,华北的军事格局悄然改变。
——————
十一月十三日,北平。
和平接管工作全面展开。
东北军以连排为单位,在晋绥军、西北军军官的陪同下,开始接管北平各关键要害部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