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血与火之歌(中):同仇敌忾 (第1/3页)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四日,夜,二十一时整
旅大前线总指挥部——“泰山”指挥所
地下掩体内,氤氲的烟草气与机油味混杂,被惨白的汽灯灯光切割成凝滞的条纹。
远方的炮声已渐稀疏,转为一种令人不安的、蟋蟀鸣叫般的零星枪响,反而衬得指挥所内铅笔划过地图的沙沙声和电报机的嘀嗒声格外刺耳。
前敌总指挥于学忠中将伫立在巨大的旅顺市区沙盘前,双臂抱胸,眉峰紧锁。
沙盘上,密密麻麻的蓝色小旗仍顽固地插在街区和建筑模型中,代表日军负隅顽抗的据点。
红色的箭头已从四面八方指向城市心脏,却仿佛被无形的蛛网缠绕,进展缓慢。
“报告!”
作战处中校参谋陈启明手持一份刚汇总的战报,步履沉稳地走到于学忠身侧,立正敬礼。
他的声音打破了指挥所的沉寂,带着一种公式化的清晰与冷静。
“总指挥,各部初步战果与当前态势已汇总完毕。”
于学忠没有回头,目光依旧胶着在沙盘上,只是沉声道:
“念。”
“是!” 陈启明展开文件夹,语速平稳地汇报:
“自十月二十九日海空火力准备始,至十一月四日黄昏,我‘雷霆-燎原’行动第一阶段——外围要塞攻坚作战,已基本结束。
经确认,我攻击部队已陆续攻克尔灵山(203高地)、东鸡冠山、二龙山、松树山、南关岭、金州城、白银山、黄金山等所有关键外围堡垒据点。”
他略微停顿,翻过一页,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综合各部上报及战场清理统计,此阶段作战,共歼灭日军守军逾七千余人。
其中,包括关东军驻旅顺守备队主力、部分海军陆战队及武装侨民、在乡军人。
初步判断,敌成建制之野战部队已被基本摧毁。”
紧接着,后勤处少校参谋李明远也上前一步,汇报了另一项关键情况:
“总指挥,我第六师、第七师作为战役佯攻及预备队,在前阶段作战中损失相对轻微,士气正旺。
目前,该两师已按预定计划,接替了经历苦战、亟需休整的第二、第三师等部,完成对旅顺市区的合围。
第六师主力位于西线及北线,第七师控制南线及东线部分区域,对敌形成四面压缩之势。
攻城所需之重型装备,如所有坦克、重迫击炮及工兵破障器材,已加强至这两个师。”
“报告!”
高级参谋李剑秋上校手持一叠电文,他眼底布满血丝。
“讲。”
“总指挥,综合各师侦察队、前线观测点及空中侦察最新情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