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12章 黄袍加身?

第112章 黄袍加身?

    第112章 黄袍加身? (第3/3页)

如今更是四海归心!”

    “你就该顺应天命人心,就在这奉天城,另立中央,革故鼎新!你就来当这个新的国家元首,当这个陆海空军大元帅!”

    “领着咱们真刀真枪地把小鬼子赶下海,真真切切地建设一个强大的新国家!那姓常的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坐在那个位置上祸国殃民?!”

    ————————————

    “尚清兄话糙理不糙!此言实乃我东北三千万军民,乃至四万万同胞之心声!”

    张景惠立刻高声附和,脸上因激动泛着红光,

    “国不可一日无主,更不可让昏主佞臣窃据高位,误国殃民!汉钦你年少有为,雄才大略,如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正英雄用武之时!”

    “这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非你莫属!你若不出,奈天下苍生何?!”

    ————————————

    袁金凯再次起身,这一次,他面向张汉钦,整理衣冠,继而深深一揖,语气恳切到了极点,带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汉钦!非是我等阿谀奉承,更非僭越逼宫。实乃国家危亡悬于一线,民族兴衰系于一人!”

    “常南京倒行逆施,已丧领袖之德、之能、之望,沦为独夫民贼!你若再谦退揖让,非为个人之谦逊,实为国家之罪人,民族之憾事!”

    “为天下苍生计,为华夏复兴计,袁金凯,恳请你挺身而出,担此千钧重担!”

    ————————————

    “请少帅顺天应人,正位中枢!” 高纪毅唰地站起,声音斩钉截铁。

    “领导全国,共赴国难!” 于学忠起身,目光坚毅。

    “另立中央,重振华夏!” 常荫槐随之而起。

    李铭等政经文官系统代表也纷纷起身,情绪激昂。

    ————————————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直沉默不语、德高望重的辅帅张作相身上。

    老人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颤巍巍地站起身。

    他望着主位上那个自己亲眼看着长大、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后辈,眼中百感交集,有欣慰,有感慨,更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激动。

    ————————————

    他深吸一口气,用略带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声音说道:

    “汉钦啊……老帅在时,每每与我等夜话,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我东北强盛,看到我华夏不再受人欺侮。”

    “你父壮志未酬,中道崩俎。如今,你做到了老帅想做而未能尽全功的事业,甚至做得更好,更漂亮!花园口这一仗,打出了东北军的威风,更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激动的人群,最后定格在张汉钦脸上,语重心长,字字千钧:

    “眼下,确是百年难遇之机,亦是千斤重担在肩。”

    “于公,天下汹汹,民望所归;于私,承继父志,光大门户……这领袖之位,这定鼎之责,你……推不得了。”

    “此非为你一人之荣辱,实为东北之存续,华夏之未来!”

    ————————————

    “请少帅顺天应人,正位中枢!”

    “领导全国,共赴国难!”

    “另立中央,重振华夏!”

    “拥护张汉钦领导我们,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一时间,劝进之声如钱塘江潮,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冲击着议事厅的每一个角落。

    呼声在议事厅内回荡,汇聚成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推力,仿佛一件无形的“黄袍”,正被众人合力,欲要加于张汉钦之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