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73章 时代洪流

第73章 时代洪流

    第73章 时代洪流 (第2/3页)

罢了…我老了,这个世界,我是看不懂了…钱…你拿去。只是…振邦,”

    他抬起眼,目光复杂地看着儿子,

    “莫要…莫要把祖宗留下的这点基业,全赔光了…”

    话语里,是一丝无奈与深沉的爱,也夹杂着一丝微弱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期待。

    ————————————

    奉天城,中街附近的一条热闹胡同里,傍晚时分正是烟火气最浓的时候。

    炊烟袅袅,与各家各户飘出的饭菜香气交织在一起,夹杂着孩童的嬉笑和邻里间热情的寒暄。

    “他张婶,今儿个割肉了?嚯,这五花三层,膘肥肉厚,真不错!”

    “可不嘛!他家大小子不是在少帅新办的那个兵工厂上班嘛,这个月又拿了奖金,孩子孝顺,非要给他娘改善伙食!”

    “说起来,现在这肉价是真稳当,不像前两年奉票毛的吓人,隔三差五就能割点肉给孩子们解解馋!”

    “还是现在这日子有奔头!俺家那口子在铁路局,虽说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可饷银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听说又要修新铁路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劲头!”

    胡同口的“周记杂货铺”老板老周,笑呵呵地听着街坊四邻的议论,手里熟练地拨拉着算盘珠子,心里头就跟喝了蜜似的。

    他这间小铺子的生意,比两年前红火了不知多少。

    工人们饷银丰厚,舍得花钱了,连带着他这里的烟酒糖茶、针头线脑的销量都翻着跟头往上涨。

    最关键的是,现在官府发的“美元券”硬挺,进货卖货心里都踏实,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卖点东西都提心吊胆,生怕早上收的钱到了晚上就贬成一堆废纸。

    “爹,我回来了!”

    儿子小周背着崭新的布书包,像只快乐的燕子般飞跑进来,兴奋地举着一张试卷,

    “学堂月考,我算术考了头名!先生夸我有天分,说好好培养,将来准能考上少帅办的那个工业大学!”

    老周接过成绩单,看着上面鲜红的“甲上”,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忙不迭地对里屋喊:

    “孩儿他娘!听见没?咱儿子算术考了第一!快,把今儿买的那条肉炖上,给咱儿子好好补补!”

    他摩挲着儿子的头,眼中满是憧憬,

    “好小子!给爹争气!好好念书!将来也像少帅那样,有大学问,办大事情,给咱老周家光宗耀祖,也给咱国家出力!”

    在他这个普通小市民的心里,少帅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这物价平稳、手有余钱、看得见摸得着的安稳日子,以及儿子那条充满无限希望的、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

    ——————————

    东北大学,北陵新校区,由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理工学院大楼内,夜晚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玻璃窗映照着满天星斗。

    从南京中央大学北上而来的物理学教授陈知白,正伏案疾书,仔细修订着新学期的教案。

    窗外,是奉天城不夜的璀璨灯火,以及更远处工业区传来的、低沉而富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那声音在他听来,宛如这片土地强劲有力的心跳。

    一年前,他对关内各方势力无休止的争权夺利、空谈误国、不顾百姓感到彻底失望。

    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好奇,应好友、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冯祖荀之邀,毅然北上任教。

    来到这里之后,他所见所闻,皆被深深震撼。

    这里没有没完没了的党派倾轧和令人厌烦的空洞口号,从上到下弥漫着一种务实、高效、充满蓬勃朝气的氛围。

    少帅对教育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他实验室里的设备很多都是欧美最新型号,教授的待遇优厚得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