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圆寂 (第3/3页)
错,笔锋秀挺,光润老练,颇有几分黄庭坚的味道……”正说话间,忽然脸色一变,猛地扭过头去重重的咳嗽,待他回过头来,手里已经有了血迹。
本明老和尚大吃一惊。
“师父……”
“不要紧的,我这老毛病已经有十多年了,”了尘大师摆了摆手,又目光一动,“瞧我这笨手笨脚的,弄脏这页纸了,还好并不严重……,本明,继续替他们俩个抄完吧。”
“是,师父。”
老和尚从了尘大师手上接过那几张纸,又起身窸窸窣窣的去到桌边,将那些洒了墨的纸收起来,慢慢坐回了椅子上,闷头细细研磨起墨水。
富贵忍不住问:“大师,……这真的是铁大哥的秘笈?”
元青也道:“大师您别生气,这书我们不要了。”
“为什么不要?元青,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你明白么?”了尘大师叹了口气,继续追忆道,“其实《金刚经》在我灵隐有诸多译本,其中既有东晋鸠摩罗什的,也有和元魏菩提流支的,老衲刚入寺时来此整理经阁,无意中发现有一册《金刚经》与诸多译本相差悬殊,记载的是些经络穴位和吐纳之法,与佛经风马牛不相及。”
“大师,你是说……”
了尘大师缓缓颔首:“老衲管这册经书叫做《小金刚经》,不过这册经书是残本,目录上注着有九重,实际上只记载了三重,亦无作者名姓。当年灵隐许多前辈,包括老衲自己也依着上面的法门修炼过,可丝毫没有作用……”
两人越听越惊,心中都在想:“铁大哥只修了三重,那九重得是什么样子?”又想:“这本书就这么放在桌上,圆通大和尚怎么就会找它不到?”殊不知,这书皮上写着《金刚经》三个大字,又堂而皇之的摆在桌上,圆通那些人每次逮住机会入阁都做贼心虚,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从未细查此书。
本明老和尚这时也在桌边说:“这书并非正经佛经,实在是太玄了,他们两个未必能看懂。”
“善哉!看不看得懂,就看他们的机缘了。”了尘大师合掌一笑,“罢了、罢了,老衲自四岁上山,当年住的地方,其实就是你们俩个现在住的那间耳房!老衲一世守着济公,到头来却把济公的教诲给忘了,今日能解开这个心结,就是死也无憾了。”又抬头望着两人,“元青、富贵,山上的石头千千万,孰知你们能不能也被琢磨成器呢?”
小半日之后,两本新经便已经抄完了。
虽然了尘大师已经离去,本明老和尚仍然一丝不苟的完成了抄写。
他可真是手巧,这《小金刚经》比起寻常的佛经来,有许多人体的经络穴位,十分复杂繁琐,他竟然依样画葫芦的描画了一番,又用黑红两色分别将各个穴位精确的标注出来,比起原版分毫不差。
等两人拿到经书,正准备离开经阁,寺中突然梵钟大作。
两个人一下子愣了,好端端的怎么敲起钟来了?
钟声洪亮急促,老和尚听了一会儿,突然淌下泪来。
“了尘大师他,他,他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