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蓬莱镜 > 第二十二章 经阁

第二十二章 经阁

    第二十二章 经阁 (第2/3页)

你结怨?”

    圆通大和尚终于死心了,他浑身剧烈地一阵颤抖,长长的出了口气,好像如释重负的起了身,头也不回的笑着走了。

    翌日清晨,东方微露薄薄曦曦,灵隐寺中几棵古树亦渐渐现出青翠本色。

    两个人起了个大早,下山刚刚打了两趟水,便有个掌灯师傅将李元青、步富贵两人唤了过去。两人卷着袖子,光着脚来到正殿旁的一方阁楼门前,远远就看见那两扇桐木阁门虚掩着,透出一股子沁鼻的书卷清香。

    掌灯师傅领着两人缓步上前,伸手轻推阁门,朝里头望去一眼,恭恭敬敬的问道:“本明师叔,师祖他在里面么?”李元青闻言,慌忙将双手在衣服上来回擦拭。

    “你师祖刚走,先让他们俩进来吧。”

    里头一个老和尚兀自拂拭着木架上的灰尘,稍一抬眉,又低头做事。

    “这,这不好吧?他们俩个可是俗家弟子呀……”掌灯师傅眉头一皱,“本明师叔,按照寺里的规矩,就是我们圆字辈的几个师兄弟不经了尘师祖的首肯,也是不能进来随便翻看经文的。”

    那老和尚放下鸡毛掸子,笑容可掬的望着那个掌灯师傅。

    “寺里的规矩说俗家弟子不能进来翻看经文,可没说他们不能进来等人,对吧?我说小师侄呀,我执掌经阁也有几十年了,放心吧,有我在,就是让他们俩个进来,也不可能坏了寺里的规矩。”

    一番话说得那个掌灯师傅哑口无言,心想:“不管了,反正他们等的是了尘师祖,又有本明老和尚看着他们,我又何苦来哉?”便点点头:“那好吧,我便将他们交给师叔了。”

    “好啊,小师侄,你忙你的去吧!”老和尚摆了摆手,几步上前将李元青他们俩迎了进去,又分外小心的关上阁门,将耳朵贴在门上细听了片刻,回过头冲两人挤眉弄眼:“呵呵,稀客呀,两位平日怎么也不来我经阁坐坐?”

    李元青一怔,这个老和尚向来不好说话,平日里莫说想进这经阁,就是他们俩个路过这直指经阁门前多驻足停留片刻,都会被他闯出门来训斥一通。此时瞧见他满脸堆笑,才发觉这老和尚笑起来原来有这么多皱纹。

    老和尚见两个人并不坐下,有些尴尬的搓了搓手,不紧不慢的说:“哎,不说这些,不说这些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两位应该还是头一次上我这经阁来吧?”见两人点头,又为难的笑了笑,呓语般无伦次的说,“那个,你们应该认得几个月前圆通师侄领来的那个香客吧,就是那个姓苏的守备,昨天他来过一次,给寺里捐了两卷佛经……”

    他说了一阵,见两人没有接茬,面皮一红,轻咳两声理了理思路。

    “是这样的,这两卷可不是一般的经文呀,一卷是北宋黄庭坚手抄的《盂兰盆经》,这已经是极为珍贵的了,另一卷我打开一看,居然是韩愈的真迹,你们知道韩愈么?”

    李元青道:“是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那个人么?”

    老和尚道:“看来你读过唐诗三百首!不错,正是这位韩退之,老衲从前晓得他上表唐宪宗要僧侣还俗,是个侮辱佛祖的家伙,却不知他与潮州大颠和尚竟是挚友,还手抄了一份《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赠与大颠和尚,那位守备捐的第二卷经文,便是韩愈的这份《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意思,这卷经文那可有意思了,一个辱佛之人竟然愿意手抄经文,这简直是无价之宝呀,哈哈哈。”

    富贵问:“无价之宝是什么意思,值多少银子?”

    李元青扯了扯他袖子,老和尚心情大好,不在意的笑道。

    “我说富贵呀,这种宝物可不是能用银子来衡量的,依那守备大人说的,这两卷经文是浙江的备倭军从倭人手里头缴获的,那些倭人在海宁、宁波、台州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怕是早已经没了苦主,因此也无处去归还,便捐给了我们,只是可惜……”

    李元青道:“可惜什么?”

    老和尚慢慢拾起一卷纸轴来,徐徐展开一角,一边说道。

    “你们看,这卷《盂兰盆经》是不是染了血迹,再看看这些粗鲁的折痕,这可是几百年前的宝物呀……”本明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又缓了缓语气,“罪过呀,元青、富贵,如果你们,我是说如果,如果今后你们也在倭人手上遇到了这样的宝物,哪怕不是捐给我们灵隐寺,也一定要用心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