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天堂无灾群童奔月 地下有彩二灵潜岩 (第2/3页)
“我也这样想。”说一声“咱们去吧”,早一前一后,潜入地下。原来,灵类不受形体束缚,既能天马行空,也可穿行地下。
竹、荷二灵进入地下,地下虽暗,但灵类不同凡人,双目如电。她们举目一照,自是另一番景像。但见前面是石头的辽阔世界,青色的石头,十几丈厚,如一块庞大的青玉,湿泠泠,清冽冽。二灵悠游滑翔,如在水中,竹灵纵情飞行,或俯或仰,时正时侧,好不爽快;荷灵恰如云缕,忽而舒展,忽而回旋,极是飘逸。
二灵边行边说笑,一个说:“没想到,石中穿行,这般有趣。”另一个说:“可不是呢,真是另有一番景致。”忽然“哐当”一下,出了石壁,到了一个洞窟。二人一惊,驻足细瞧,是一个极大的石洞,四壁黑糊糊的,地下脏水横流,堆着一片片的污泥,遍地矸石煤屑,知道是一处废弃的煤井。二灵嫌弃肮脏,穿壁前行。不久”哐当”一声,又是一个矿洞。如此接连穿了四五个矿洞。竹灵皱眉道:“这地下原来这么多煤矿!”荷灵点头道:“是了,怪不得这里地震强烈了。”竹灵接道:“矿洞多了,大地自然就不踏实。”荷灵道:“我们既已得知原因,现在上去吗?”竹灵道:“上去有什么好的?既已到了这地下,我们再四处看看。”
二灵继续前行,到了一处花岗岩,满目五彩斑斓。二灵边看边叹,不停地说:“这片像墨玉与白玉相间。”“那里是褐黄杂有黑纹。”“前面像是红枫林。”“你看,这是花斑豇豆的图案。”“那是淡黄脂片,还有黑点呢。”“这颜色是铁红色?”“又一片是鹅黄微黛,像幅画,另一片像花布衫。”“这颜色第一次见,只能说几分黄加几分红、几分蓝……就是云霞也变幻不出。”
走出斑彩的岩石,又到了斑纹的岩石。只见那纹理,或直或弯,或平行或螺旋,疏密有致,奇妙异常,二灵赞叹不已。
原来,那花岗岩与大理石,正是人间装饰石材,此处尚未被发现,故能保存。方才二灵所见,有金碧辉黄、金丝米黄、银丝米黄、阿曼米黄、莎安娜米黄、虎皮黄、松香黄,有揭阳红、印度红、新疆红、挪威红、万寿红、陈皮红、玛瑙红、樱花红、幻彩红,有幻彩绿、啡麻钻、黑金砂、蓝钻石、王室啡、紫罗兰、大花绿等等,不能尽数。各种颜色相间相饰,组成纹理,如彩云编织,九龙盘绕,野花遍地,层林霜染,美不胜收。凡地下之色彩与纹理,地上生灵必有相应者,亦是造物之神奇。
二灵放慢脚步,渐行渐赏,忽听得有“咕咕”声响,仔细一瞧,却是一束银亮亮的泉水,在岩隙间蜿蜒往上游动,恰似一株海草。竹灵啧啧称奇,过去用手握了握,那泉水忽而一停,待一松手又恢复原姿。
荷灵仔细倾听四周,有“咝咝”的声音,察看时,竟是岩缝间细水冲射。再往前走,发现一道小河,忽高忽低,时左时右,在岩石间穿行,竹灵道:“我们顺着那条水脉,看看它延向哪里。” 远看小河,扶摇直向上去,如大漠孤烟,成一道奇景。
二人遂一路跟踪,那小河昂仰向上,上面有“轰轰”声,其高度已是接近地表,想必上面有瀑布。二灵往上追踪,“嗵”的一下跳出石壁,到了地表。只见那小河突破崖壁,“哗哗”地冲出泉口,变成一道飞瀑。四处展望,峰峦秀丽,林壑优美,好个所在。
二灵遂在山上游玩,有一老者早已瞧见她们,缓缓道:“二位想必是风彩宫的仙灵?”竹灵诧异道:“你如何知道?” 那老者道:“我与灵类诸长老大都相识。且万毒宫的也进不来我这山上。”竹灵道:“我们正是风月仙子下属,我是竹灵,她是荷灵。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那老者道:“这是曝书山,是老朽居住之所。”荷灵惊道:“这里就是曝书山?怪不得佳气葱茏,我西湖也有诸多不及。”竹灵道:岂止西湖?我莫干山也难比得上!“荷灵道:“你莫干山难道比得上我西湖?可有西湖十景?”竹灵道:“我莫干山上的竹林、小溪、小飞瀑,难道不美?我看倒是能和这里相提并论,只是风格不同。”荷灵道:“那为何古文中赞西湖者不可胜数,而罕有吟颂莫干山者?”那竹灵并不相让,争论不休。那老者见状,只微笑不语。
竹、荷二灵关于谁的住所更美,争论已不止一次,竹灵伶牙俐齿,语速极快;荷灵虽话语悠然,但出语颇有机锋,又辅以一脸清傲,也不居下风。
竹灵见又争不过,转脸向老者说:“既然这里是曝书山,想必你就是曝书客?那老者点头道:“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