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乔炖白鸭 (第3/3页)
。后来改名为“小乔炖白鸭”,成为九江的特色传统名菜,是九江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
湖口乡下没多少人会做。
“上次我和你爸在柴桑一个小区做事,老板请我们到大酒店吃饭,我吃过就会了。”
刘月枝在湾里是出了名的心灵手巧,厨艺也好。
因此,柳桥一直觉得自己家小时候虽然穷,却也没觉得有多苦。
这多亏了有妈妈的好厨艺加持。
同时,这也离不开爸爸爱吃,总喜欢上山下水搞很多平时买不到的食材,拿回家经过妈妈的巧手烹饪,一家四口经常吃的美滋滋。
有弟弟特意点的菜,柳桥就没继续拦着妈妈叫他下楼吃饭。
等到柳江下楼,柳桥已经把三个人的米饭都打好了。
柳江因为心里装着事,这顿晚餐吃的沉默。
刘月枝没注意到儿子低落的情绪,高高兴兴的和女儿分享“小乔炖白鸭”的做法:
“焯水去腥后放入瓦钵内,加入冬虫夏草、泽兰、姜、葱、花雕酒和清水,烧开后再用小火慢慢的炖,炖到鸭肉酥烂,汤发白就可以了。”
说起做菜,刘月枝十分有心得,“今天的鸭子我靠在炉边炖了两个多小时,柴火炖的,你们多吃些。”
柳桥点头,轻轻吹掉碗里的葱后,缓缓喝了口汤,差点没鲜掉舌头,“好吃好吃!”
每次做了好菜,刘月枝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孩子老公吃的高兴,也不吝啬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厨艺,“这鸭子是我去隔壁找叶癞痢买的,那个养鸭子的叶癞痢,你还记得吗?”
叶癞痢在附近十里八乡都是出名的人,柳桥当然记得,“他怎么了?”
“他家女儿去年嫁人了,我昨天看到她挺着好大肚子,有六七个月,坐在门口晒太阳,身上穿的干干净净的,脖子上带着金项链,手上带着金戒指,听说她家公婆对她好的不得了。”
“她结婚了啊?”柳桥惊讶极了。
她记得那户人家的女儿是个傻子,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