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菊花茶,封缸酒,桂花露 (第2/3页)
野菊花放在盐罐里渍后再泡水喝,好多年没喝过了。”
“那个茶也好喝。”
这曾是九江地区家庭的常用做法,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买什么都方便,很少有人做了。
邓嫣然端着碗大快朵颐,“好吃好吃,这么入味的菜,怎么能没有酒呢?”
南浔立即问,“你想喝什么酒,我去拿?”
邓嫣然看向柳桥,“当然是咱老九江的封缸酒啦,可以吗?”
柳桥拒绝,“你喝吧,我喝不了,下午还要赶车呢。”
邓嫣然吐槽:“你是赶车又不是开车!咱们江西老酒白居易老先生都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封缸酒可是‘醅酒’的前身,给咱九江人长了一千多年的脸,你一个九江人好意思不喝?”
柳桥记得自己曾在高中对面的市图书馆看过文献,据该文献记载,九江陈年封缸酒确实是大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中的“醅酒”。
邓嫣然这憨货,她掉的这几句书袋,着实落在了诗词爱好者的心巴上。
正当柳桥犹豫要不要豁出去,陪老同学喝一杯时,旁边的南浔起身,“我去拿封缸酒和桂花露,你们爱喝封缸酒的喝封缸酒,爱喝桂花露的喝桂花露。”
桂花露:又名喜酒,是武宁的低度酒,入口香味纯正,甜而不腻,饮后不醉,味道有点像当今流行的饮料。
其制法与通常酿酒无异,发酵过程难掌握分寸,昔日酿酒师傅又将其视为立足谋生的传家宝,秘而不授,以至失传。
直至50年代后经挖掘,才逐渐恢复原味。
虽然封缸酒是糯米发酵的甜黄酒,酒性平稳,味鲜甜醇厚,香气浓郁,具有性温滋补的功效,但酒精度仍高于桂花露。
这么一想,柳桥毫不犹豫的举手:“我喝桂花露!”
“行行行,桂花露就桂花露。”邓嫣然也不为难柳桥,转而调侃起南浔,“你倒是会打圆场,这样,既然柳桥不喝,你陪我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