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改革 (第3/3页)
先安排各个报社对鬼子入侵以及连山关和海城的战役进行宣传。
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第一,说明鬼子的狼子野心。
让寄希望于国联调解的名流看清现实。
对的,就是名流,而不是当权者或者小六子,这些人已经昏了。
名流指的是有钱有名的这些人,让这些人看清现实,让其做出选择。
东北危机了,要不滚蛋,要不就全力支持卫国军,保家卫国。
第二,还是为部队和他自己做宣传。
之前就说过,立旗,起势,你得有名,部队也得有名。
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不管是获得支持还是征兵,难度都会大大降低。
卫山河想要快速征兵,更想获得一些特殊群体的支持。
比如知识分子,搞科研的,教育的,医疗的等等,都是他需要的人才。
麻雀虽小还得要五脏俱全呢。
这些都是要发展,成势的必须条件,不过得慢慢来。
再然后就是对奉天兵工厂的改革。
通过几次的战争下来,不管是手底下人反馈的还是卫山河自己看到的。
都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武器的型号太杂了,就和奉天机场的飞机一样,啥样式的都有,啥型号的都有。
这种吧,算是让你有了多种选择,但是不统一啊他。
尤其是在战时,战士拿一个型号的枪时间久了,用的熟练用的好。
可是他的枪打坏了,需要补充的时候,或者捡起战友的枪要用的时候。
会极大的削弱战斗能力。
尤其是在轻重机枪方面,问题更加的明显。
所以,卫山河直接把轻重机枪统一了。
以后仿制,轻机枪只生产捷克式,重机枪生产勃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
捷克式是因为好的性能得到了卫山河的认可,也或许是看电视看的。
勃朗宁是因为其持续的输出能力让卫山河非常的喜欢。
步枪就是现在用的辽十三式步枪。
这样下来子弹也完全统一了口径,全部是7.92㎜的,补给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