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数据为盾,澄清谣言 (第1/3页)
海城的初秋,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风暴席卷了刚崭露头角的 “曼晚生物”。清晨六点,苏晚习惯性打开手机查看行业新闻,一条标题刺眼的帖子赫然出现在热搜榜前列 ——“曼晚生物肺癌靶向药临床试验数据造假,多名患者用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帖子下方附带了几张模糊的 “患者病例照片” 和所谓的 “内部知情人士爆料截图”,短短两小时内,转发量突破十万,评论区充斥着对曼晚生物的质疑与谩骂。
“晚晚,你看到热搜了吗?” 傅景深的电话第一时间打来,声音里满是担忧,“我已经让秦峰联系公关团队和技术部门,先压制负面舆论,同时调查帖子的来源。你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查清楚真相。”
苏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这款肺癌靶向药是曼晚生物的核心项目,凝聚了团队半年多的心血,更是母亲沈曼加密笔记本里的重要成果,绝不能让谣言毁了它。“我没事,” 她对着电话那头说道,“你先处理傅氏的事,曼晚这边我来安排。我们有真实的临床试验数据,不怕他们抹黑。”
挂了电话,苏晚立刻召集曼晚生物的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研发人员们脸色凝重,首席科学家李教授将一份厚厚的临床试验报告拍在桌上,语气愤怒:“这些都是谣言!我们的临床试验严格按照国家药监局的标准进行,共纳入 238 名晚期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 78%,副作用发生率仅为 5.2%,且均为轻度皮疹、腹泻,没有出现任何严重副作用案例。那些所谓的‘病例照片’,一看就是伪造的,我们的患者病例编号都是‘MW-2024-XXX’格式,而照片里的编号根本不符合我们的规范!”
苏晚点头,接过报告翻到数据统计页:“李教授说得对,数据不会说谎。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辩解,而是主动出击,用真实的数据和证据粉碎谣言。第一,研发部立刻整理完整的临床试验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前后的影像学对比、实验室检查报告,确保每一份数据都有可追溯的来源;第二,法务部联系帖子发布平台,要求删除不实信息,并提供发布者的 IP 地址和身份信息,同时准备起诉材料,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第三,公关部准备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行业专家和部分患者代表参加,现场公开临床试验数据,并接受提问;第四,我会亲自联系几位用药效果显著的患者,邀请他们出席新闻发布会,用亲身经历反驳谣言。”
团队成员立刻行动起来,研发部的员工们加班加点整理数据,将 238 名患者的资料按编号分类,扫描上传至曼晚生物的官方网站,设置 “数据查询系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患者编号(隐去隐私信息)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