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 第29章 一纸诏书定江陵,沙羡难守周郎断

第29章 一纸诏书定江陵,沙羡难守周郎断

    第29章 一纸诏书定江陵,沙羡难守周郎断 (第3/3页)

公覆(黄盖)将军与义公(韩当)将军的三千,要分守夏口、沿江三县及沔水口,每处不过千余,甚至数百,处处薄弱如纸!”

    话落,周瑜指尖移向夏口:“更遑论章陵郡兵,由王朗统领,已在夏口城外五十里扎营,虎视眈眈!”

    “若我等仍守着沙羡分散兵力,一旦江陵的刘琦顺江来攻,或王朗趁虚发难,诸县必被逐个击破——这险,咱们冒不起!”

    周瑜为众将分析过后,众将虽然不愿面对,但却不得不承认周瑜说的是实事。

    一时间偏厅内氛围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虽然承认周瑜说的是实事,但江夏郡治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想让他们不战而弃,难度有点大。

    毕竟你周瑜分析的再有道理,终极是分析,万一自己凭借沙羡城高墙厚将那刘琦给击退了呢?

    人生三大错觉之一‘我能反杀’的侥幸心理浮现在其余人心头。

    众将的侥幸,并非凭空而来。

    一来,亲历津乡惨败、真正见识过刘琦锐不可当的,不过程普,而周瑜则是全靠自己的智谋分析得出,沙羡不可守。

    黄盖当时在沙羡留守,只听闻败讯未睹实景,至于那些校尉,多是跟着孙策打江东宗贼出身,从未与荆州这种坐拥水师、甲械精良的大州兵力硬碰过——

    在他们眼里,“刘琦强悍”不过是传闻,沙羡城高墙厚,再添些滚木礌石,未必守不住。

    更关键的,是孙策创下的规矩,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诸将的心。

    自孙策跨江征战江东以来,从庐江到丹阳,从吴郡到会稽,每打下一座城,便会将城中户口、田亩分予立功部将,或作食邑,或为部曲根基。

    黄盖、韩当等人的部曲能扩至三千,靠的是孙策封给他们的诸县为食邑。

    韩当麾下精锐,多是从他封地历阳县周边征来的子弟,江东诸将的实力,从来与地盘户口绑在一起。

    而沙羡是江夏郡治,四万二千户口,富庶程度江东诸县里少有能比。

    诸将心里早算过账:若是守住沙羡,等孙策醒后论功,这地方十有八九会封给首功者。

    到时候,不仅能就地征召数百乃至上千部曲,单是每年的租赋,就够养一支精锐。

    即便轮不到自己,守住郡治的功劳,也能换块不错的封地。

    可若是弃了沙羡,退守夏口,夏口虽险,户口却不足万,日后分赏时,能拿到的地盘、兵力,怕是要差沙羡一大截。

    “周校尉,”终于有个年轻校尉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急切,“沙羡城墙是黄祖当年夯的,厚达丈余,咱们再添些土,多备些滚木,就算刘琦来攻,守个十日半月总没问题吧?”

    “只要能撑到江东援军抵达,那可是大功啊!”

    这话像点了火,另一个校尉立刻附和:“是啊!咱们八千兵,五千守沙羡,三千守夏口,未必不能两面牵制!王朗那厮不过是章陵郡兵,战力不堪一击!”

    众将嘴上说的是“守得住”,心里念的却是“守住了能得多少好处”——那点“我能反杀”的侥幸。

    说到底,是舍不得沙羡那四万户口带来的部曲之利,是想赌一把“险中求富贵”。

    周瑜看着他们,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沉了下来:“诸位心里的盘算,我岂不知?”

    “沙羡户口多,守下来便是泼天功劳,能扩部曲、得食邑......”

    “可要是赌输了,就是八千弟兄全折在这里,就是江东丢了江夏,就是咱们连回去领赏的命都没了!”

    “伯符待咱们如兄弟,封咱们地盘、养咱们部曲,不是让咱们拿弟兄们的命,去赌那点侥幸的!”

    这话戳中了诸将的软肋——他们贪的是部曲之利,可若没了命,再多地盘也没用。

    程普适时开口,声音带着津乡之战的后怕:“公瑾说得对!”

    “津乡之败,就是因为咱们兵力散了,让刘琦找到机会逐个咬住,击破!”

    “咱们不能为了一块封地,把命都搭进去!”

    韩当张了张嘴,终是没再反驳——他想起自己封地的子弟兵,若是折在沙羡,日后部曲怕是要元气大伤。

    黄盖也捋着胡子点头:“罢了,利益虽好,可弟兄们的命更重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