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战后析隐患,孔明献三策定乾坤 (第1/3页)
    翌日清晨,雾气如昨日般笼罩在津乡城外大地,而微弱的晨光却怎么也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与焦糊气味。
    而昨日的战场上即便是经过一夜的收拾,也未能收拾干净,不时有还未来得及收拾的地方此刻还传来一两声重伤者的呻吟声。
    而津乡城因为没有经历过攻伐,是以,刘琦便在城内过了一夜。
    城内之前一官员府邸内,早起是随从快速将四周的油灯点亮着。
    刘琦麾下一众文武却早已在大厅内等候着了,跳动的烛光映照着几人彻夜未眠却异常严肃的面容。
    少顷。
    刘琦揉着揉眉心,努力驱散疲惫。
    刘琦刚跨进大厅,见烛火下几人都坐得端正,连眼角的红血丝都没藏住。
    刘琦先是愣了愣,随即脸上立刻露出一丝歉然,道:“诸位先生,诸位将军!怎的来得这般早?”
    “昨夜收拾战场、安顿营寨,俱是劳顿至极,为何不多歇息片刻?倒让我心中甚是过意不去。”
    说着刘琦的目光尤其关切地看向在场年纪最长的黄忠,“汉升,您老昨日苦战,最是耗费心力,切莫太过劳累。”
    刘琦深知自己根基浅薄,全赖这几位文武辅佐方能立足。
    且刘琦性格本就偏于仁厚,又经磨难,深知体恤下属、礼贤下士的重要性,故而言辞间极为真诚,并非虚情假意的客套。
    黄忠闻言心中甚是感动,连忙起身抱拳回礼,声若洪钟,中气却依旧十足:“主公放心!末将这把老骨头还硬朗得很!”
    “昨日区区小战,活动下筋骨罢了,歇息一宿足矣!”
    黄忠虽如此说,但眼角的深纹和甲胄上未及完全擦拭掉的血迹,仍昭示着昨日的恶战并非那般轻松。
    魏延则是朗声一笑,透着武人的豪迈与直接:“主公,仗打完了,正是精神亢奋的时候,哪里睡得踏实?”
    “如今属下恨不得立刻提兵再寻那孙策战过一场!”魏延身形魁梧,昨日血战留下的几处轻微创伤似乎更添其彪悍之气。
    立于门侧的陈武也微微躬身,沉声道:“护卫主公,职责所在,不敢言累。”
    陈武话不多,但目光锐利,时刻扫视着周围,尽显护卫首领的谨慎本色。
    诸葛亮与徐庶相视一笑。徐庶开口道:“主公不必挂怀,大战方歇,百事待举,降卒需安置,我与孔明心中皆有思量,但也需与主公早些商议出个章程,方能安心。”
    诸葛亮轻摇羽扇,接过话头,语气从容却将话题引向正轨:“主公体恤之心,我等感念。”
    “然元直所言极是,眼下确有紧要之事,需主公定夺。”
    诸葛亮目光扫过厅内众人,最后落在刘琦身上,“譬如,那数千江东降卒,当如何处置?此事关乎我军稳定与发展,还需主公宜早作决断。”
    刘琦见众人皆无倦色,心系大事,心中感慨,也不再客套,神色一正,走到主位坐下:“既如此,便有劳诸位了。”
    “元直,孔明,关于降卒,二位先生可有良策?且细细道来。”说完刘琦看向徐庶
    昨日刘琦否决了徐庶乘胜追击孙策光复江夏的决意后,便让徐庶将昨日的详细战果整理出来。
    而此时徐庶正将一卷竹简呈上,语气虽带着胜利后的余韵,却更显沉稳:“主公,昨日战果已初步清点。”
    “我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江东兵卒三千七百余人,缴获完好战船百余艘,各类军械足可装备两营之众。”
    “此战,实乃我军前所未有之大捷!”
    徐庶话音未落,厅内顿时响起一片振奋的喝彩声。
    魏延猛地一拍案几,豁然起身,声如洪钟:“好!痛快!此战杀得江东鼠辈闻风丧胆,看那孙伯符还敢小觑我荆州无人否!”
    魏延此时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兴奋与自豪,仿佛昨日血战的疲惫一扫而空。
    就连一向沉稳的黄忠,此刻也抚须含笑,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