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 第4章一顾茅庐,蔡瑁疑心暗滋生

第4章一顾茅庐,蔡瑁疑心暗滋生

    第4章一顾茅庐,蔡瑁疑心暗滋生 (第3/3页)

之前多了一倍都不止!连后门那个天天来送菜的仆役刚才都被他们拦下来盘问了好久!”

    刘琦心里猛地一沉,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蔡瑁果然起疑了!而且动作这么快!

    刘琦在屋里焦躁地踱了两圈,忽然站定,对翠儿吩咐道:“去,把前几日买的那几大捆竹简书卷都搬出来,乱七八糟摊在案上。再给我熬碗浓得发苦的茶来,把我这眼圈熬得再红点,憔悴点!”

    翠儿一愣,没明白:“公子您这是要……?”

    “他不是疑心我装模作样、假用功吗?”刘琦冷笑一声,“那我就做戏做全套,演给他看!看他还信不信我!”

    于是,当天晚上刘琦偏院里又是彻夜灯火通明,“苦读”了整整一宿。

    刘琦倒是真逼着自己看了几卷书,只是心思早就不在书上,而是飞到了隆中那片松林里,绕着那扇半掩的柴扉打转。

    刘琦反复想着那小童的话,揣测着诸葛亮究竟是位何等风采的人物,又该如何才能打动他……

    隔日午后,陈武二人总算从江夏回来了以及带上了甘宁的回信。

    刘琦迫不及待地拆开那卷小小的帛书,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光仔细看。

    看着看着,刘琦的眉头就慢慢皱了起来。

    甘宁这家伙,果然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狂傲不羁,信里话里话外还是咬着“太守之位”不松口,甚至还暗戳戳地质疑他刘琦到底有没有那个本事和魄力兑现这种承诺。

    “好个甘兴霸!”

    刘琦把帛书“啪”一声拍在案上,简直是气笑了,“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要掂量掂量我的诚意和斤两啊!”

    刘琦在屋里背着手转了两圈,忽然停下脚步,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

    诸葛亮要请,甘宁也要揽!这两个人,他刘琦都要定了!

    蔡瑁起疑就让他疑去,总不能因为怕被蔡瑁猜忌就束手束脚,什么都不做,那不是又走回原主的老路了?

    “备纸笔!”

    刘琦忽然提高声音吩咐道,“我这就给甘宁回信。他不是咬死了要太守之位么?好!我就许给他看!”

    陈武在一旁吓了一跳,差点跳起来:“公子,这……这恐怕不妥吧?太守之位非同小可,岂是能如此轻易许出去的?这要是传出去,或是将来做不到,可是大麻烦啊!”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刘琦眼底闪烁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光芒,“他甘宁敢张开这个血盆大口,我刘琦就敢应下来!至于将来能不能兑现……哼,那也得看他甘宁有没有那个真本事,帮我打出这个位置来!”

    刘琦回信很快就被秘密送了出去。

    但信使一走,刘琦心里的焦急感不但没减轻,反而更重了。

    诸葛亮那边还得想办法再去见,甘宁这边也得先稳住,而窗外,蔡瑁布下的眼线仿佛成了一张正在不断收紧的网,勒得刘琦都快有些喘不过气来……

    刘琦深吸一口气,走到窗边,望着院角那棵叶子都快掉光了的老槐树,忽然觉得这看似安稳的偏院,其实就是一个华丽的笼子,刘琦必须得快些、再快些挣出去才行。

    “下次再去隆中,得想个万全的法子,绝不能像这次这样冒险了。”

    刘琦盯着窗外,喃喃自语,仿佛在对自己说,又仿佛在对着那棵老树发誓,“蔡瑁既然已经起了疑心,就绝不会再轻易松口……”

    夜色渐深,偏院的书房里灯火再次亮了起来,窗纸上映出一个人影伏案疾书的剪影。

    外头盯梢的探子缩在角落里,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心里嘀咕这位大公子还真是转了性,天天熬夜苦读,莫非真想读出点名声不成?

    而屋里的刘琦,正就着昏黄的灯光,再次铺开襄阳附近的地图,手指在隆中上面缓缓划过,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筹划着第二次拜访。

    这一次,刘琦说什么也得见到那位卧龙先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