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成崇祯后,朕与九千岁共江山 >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五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五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五章: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2/2页)

用了其他渠道的证据)的行为表示了“嘉许”,并重申了对他“继续为朕监察朝野”的信任。但紧接着,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然,国事蜩螗,非止于内。近接辽东督师袁崇焕急报,建虏今冬虽无大举,然小股斥候频繁越边窥探,其心叵测。陕西流寇之势亦未平息,窜入山西者,有与当地土寇合流之象。朕心甚忧。厂卫耳目灵通,于边镇军情、流寇动向,尤需加意侦探,旦夕奏报,不得有误。若有玩忽懈怠,或隐瞒不报者,朕唯尔是问!”

    这道旨意,既给了魏忠贤一颗定心丸,承认其“监察”之权,又将更繁重、更敏感的任务压给了他——监控边镇和流寇。这既是利用厂卫体系获取真实情报,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和警告:若在这些关乎国本的大事上出了纰漏,皇帝绝不会轻饶。

    魏忠贤接到密旨,心情复杂。皇帝的信任有限且附带条件,但他眼下别无选择,只能更加卖力地经营厂卫,确保边情寇踪能及时准确地报给皇帝,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处理朝堂人事和驾驭权阉的同时,朱由检也开始了他的“育才”计划。孙传庭被外放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冀宁道。这是一个位于对抗流寇前线的职位,品级不高,但拥有一定的兵备之权,足以让孙传庭施展拳脚,积累经验。这道任命混杂在大量日常人事调动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此外,朱由检以筹备经筵、咨询典章为名,陆续召见了翰林院中一些名声不显,但在他看来颇有潜力的年轻官员,如后来在南京殉国的倪元璐、吴甘来等人。他与他们讨论经史,间或问及对时局的看法,不动声色地考察着他们的才具与心性,在心中默默构建着未来可能倚重的班底名单。

    这些举措,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朱由检就像一个耐心的园丁,在布满荆棘的土壤里,小心翼翼地播下希望的种子。他深知,这些种子需要时间才能发芽、成长,而他,必须为它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