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五章:晨钟暮鼓 (第1/3页)
    这一夜,朱由检睡得并不踏实。梦境光怪陆离,时而是在现代都市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焦头烂额,时而是站在煤山那棵老树下,看着另一个“自己”将白绫套上脖颈。冷汗涔涔中惊醒数次,窗外依旧是沉沉的黑暗。
    直到五更时分,悠长而肃穆的钟声穿透宫墙,从远处的奉先殿方向传来,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
    “皇爷,该起身了,早朝时辰将至。”王承恩的声音在帐外响起,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和更深重的谨慎。
    朱由检坐起身,揉了揉刺痛的额角。立刻,一群早已等候在外的宫女太监鱼贯而入,悄无声息地开始为他更衣、梳洗。明黄色的十二章纹衮服沉重地压在身上,十二旒冕冠前的玉珠轻轻晃动,遮蔽了部分视线,也为他尚未完全脱去稚气的脸庞增添了几分天威难测的威严。
    他看着铜镜中模糊的身影,那个穿着龙袍、面色略显苍白的少年。从现在起,他就是朱由检,是大明的皇帝,是这亿兆生灵的主宰。任何的犹豫和软弱,都可能万劫不复。
    “王伴伴,”他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昨夜之事……”
    王承恩立刻躬身,几乎将头埋到胸口:“奴婢谨记皇爷吩咐,出得奴婢之口,入得魏公公之耳,绝无第六人知晓。”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只是……皇爷,魏阉其人,鹰视狼顾,不可不防啊。”
    朱由检目光透过晃动的玉珠,落在王承恩担忧的脸上,淡淡道:“朕知道。正因其是恶犬,才需用铁链拴着,用之看家护院。若这犬不听话,或咬错了人,朕自有打狗棒。”
    王承恩似懂非懂,但见皇帝心意已决,不敢再多言,只是心中那份忧虑,愈发沉重。
    銮驾出了乾清宫,穿过层层宫门,向着皇极殿(注:崇祯朝时,皇极殿即清代太和殿,为举行重大典礼之所,常朝多在皇极门或文华殿,此处为小说情节需要,设定常朝在皇极殿)而去。清晨的寒风掠过宫墙,带着刺骨的凉意。朱由检端坐于銮驾之上,目光扫过两侧肃立、甲胄鲜明的侍卫,以及更远处那些垂首躬身、如同泥塑木雕般的宦官宫女。
    这就是皇权。孤高,冰冷,被无数双或敬畏、或谄媚、或仇恨的眼睛注视着。
    皇极殿内,文武百官早已按品阶分列两旁。当司礼监太监高唱“陛下驾到”时,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扑面而来。朱由检一步步走上那高高在上的御座,转身,坐下。俯瞰下去,是一片黑压压的官帽和俯伏的身影。
    “众卿平身。”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有力。
    百官谢恩起身。朱由检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前排是内阁辅臣、六部九卿,许多面孔他依稀有印象,是来自后世史书上的只言片语,或是原主零碎的记忆。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也正小心翼翼地窥探着他,试图从这位新君的一举一动中,读出未来的风向。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司礼监太监拖长了音调。
    短暂的寂静后,一名绯袍官员出列,手持玉笏,朗声道:“臣,礼部右侍郎钱谦益,有本奏!”
    朱由检瞳孔微缩。钱谦益,东林魁首之一,未来的“水太凉”公。来了。
    “讲。”
    “陛下!”钱谦益声音洪亮,带着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慷慨,“先帝骤然龙驭上宾,陛下嗣承大统,此乃江山社稷之福,万民之幸!然,国赖长君,亦赖贤臣。如今朝野上下,忠奸混杂,尤有奸佞阉宦,窃弄威福,紊乱朝纲,陷害忠良,天下苦之久矣!臣恳请陛下,效武宗、世宗故事,肃清宫闱,诛除元恶,还朝廷以朗朗乾坤,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他话音未落,又有几名官员接连出列,言辞恳切,甚至声泪俱下,无不将矛头直指魏忠贤及其阉党,要求新皇帝顺应“民心”,立刻清算。
    朱由检端坐不动,面色平静。他能感觉到,在百官队列的某个角落,一道阴鸷的目光正紧紧盯着他,那是魏忠贤。他在等自己的反应。
    这些东林党人,果然迫不及待了。他们想借着新帝登基的势头,一举将政敌彻底打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