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贺胜鏖兵 (第2/3页)
士的阻拦,谢文渊咬着牙,忍着腿部伤口因移动而传来的、几乎令人晕厥的剧痛,艰难地撑起了身体。豆大的汗珠瞬间从他额头渗出,脸色苍白如纸。他尝试着将重心放在左腿和拐杖上,一步,两步……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右腿的伤口因用力而再次渗出血迹,染红了绷带。
他拒绝了医院安排的马车,坚持让勤务兵雇了一辆速度更快的汽车(当时长沙已有少量汽车),颠簸着赶往贺胜桥前线。一路上,他紧咬着牙关,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越是接近前线,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就越是浓重,远处传来的沉闷炮声也愈发清晰。
当他终于抵达一营在贺胜桥前线后方的临时驻地时,所有看到他的人都惊呆了。他浑身被汗水浸透,脸色惨白,依靠着拐杖才能勉强站立,但那双眼睛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营长!你怎么回来了?!” 副营长和几位连长围了上来,又是惊喜又是担忧。
“少废话!现在情况怎么样?”谢文渊推开想要搀扶他的手,声音沙哑却急切。
副营长连忙汇报战况。一营作为团的预备队,尚未投入最激烈的核心战斗,但此前几次配合友军的试探性进攻,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当前,友军部队正在对吴佩孚核心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但敌军火力太猛,工事极其坚固,进展困难,双方反复拉锯,伤亡巨大。
“吴佩孚把他的看家本事都拿出来了。” 副营长指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火力点和堡垒群,语气沉重,“铁甲车沿铁路巡逻,重炮覆盖前沿,机枪碉堡多得跟马蜂窝似的!硬冲,代价太大了!”
谢文渊拄着拐杖,艰难地走到观察所,举起望远镜。眼前的情景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贺胜桥战场远比汀泗桥更为开阔,也更为残酷。广阔的田野和铁路沿线,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坑,焦土一片,随处可见被摧毁的武器和来不及收敛的遗体。远处,吴佩孚部的阵地上,火光闪烁,枪炮声连绵不绝,如同一个巨大的、吞噬生命的熔炉。
他看到了革命军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冒着密集的炮火,一波又一波地向前冲锋,然后在敌军炽烈的火力下,如同被割倒的麦穗般纷纷倒下。那种惨烈,那种牺牲,让经历过汀泗桥血战的他,也感到一阵阵心悸。
“不能这样打!” 谢文渊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这是往敌人的枪口上撞!”
他强忍着腿部的剧痛和身体的虚弱,大脑飞速运转。他回忆着军校所学的攻坚战术,结合汀泗桥的经验教训,思考着破敌之策。吴佩孚的防线虽然坚固,但并非无懈可击。其兵力部署前重后轻,过于依赖预设工事和火力,机动性不足。而且,连续激战,敌军士兵也必然疲惫,士气不可能一直高昂。
“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