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荆州,荆州! > 第十二章:政治启蒙

第十二章:政治启蒙

    第十二章:政治启蒙 (第1/3页)

    长洲岛的黄昏,常伴随着咸湿的江风和嘹亮的熄灯号。白日里震耳欲聋的操练声、口令声渐渐沉寂,取而代之的是营房间低沉的交谈、远处珠江隐约的涛声,以及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汗味、泥土味和淡淡硝烟气息的独特味道。谢文渊坐在营房后一块背风的青石上,就着最后一抹天光,小心翼翼地用一块软布擦拭着那方紫石砚。砚台冰凉的触感,与白日里步枪枪身的灼热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点。

    如果说步兵操典和射击训练是在锻造他军人的筋骨,那么军校里独特的政治教育,则如同另一把更为锋利的刻刀,正在重塑他的灵魂。这种教育,是黄埔与旧式行伍吃粮当兵最根本的区别,也是谢文渊此前人生中从未接触过的、石破天惊的思想风暴。

    政治课的课堂,有时在简陋的营房,有时就在几棵大榕树的浓荫下。教官并非全是戎装笔挺的军官,更有像周恩来(政治部主任)那样身着朴素的深色中山装、目光睿智而坚定的革命者,以及一些来自苏联、被称为“顾问”的外国人。他们讲授的内容,也远非四书五经或简单的忠君爱国。

    “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革命?”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政治教官在课堂上发问,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要早反,而是要建立一个崭新的、独立富强的中国!这个中国,不属于皇帝,不属于军阀,不属于列强,它应该属于四万万工农大众!”

    “工农大众”……这个词让谢文渊心头一震。他想起荆州城里面色麻木的贩夫走卒,想起逃难路上饿殍遍野的凄凉,想起吴家墩那些和他一样被压榨的长工佃户……这些人,原来可以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官接着阐述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分析帝国主义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榨取中国的血汗,封建军阀如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他引用的数据、列举的事实,许多是谢文渊在旧书报上从未见过的,却与他一路南来的所见所闻严丝合缝地对应起来。父亲谢明远当年资助“革命”,对抗清廷,其背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