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决战定良策,朝歌起内忧 (第2/3页)
随军队前往前线;陈国、蔡国则负责战后安抚百姓,推广西岐的农耕与律法。
    当最后一项战术细节敲定,姬昌站起身,举起 “同心玉圭”,高声说道:“诸位,决战之日,便是天下太平之时!若此战得胜,咱们便在朝歌召开‘天下诸侯大会’,推行仁政,让天下百姓再也不受战乱之苦!”
    “推行仁政,天下太平!” 诸侯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大殿的梁柱微微颤动。这场 “决战大会”,不仅敲定了对抗商纣的战术,更凝聚了反纣联盟的决心,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朝歌城内却是一片人心惶惶。商纣的王宫 “摘星楼” 上,檀香与酒气混合在一起,弥漫在奢华的宫殿中。商纣坐在宝座上,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手中的酒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下方跪着费仲与尤浑,两人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废物!都是废物!” 商纣将酒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崇侯虎战败,费仲你率领的朝歌军也溃逃,如今西岐联合诸侯,即将打到朝歌城下,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费仲连忙磕头,声音带着哭腔:“大王息怒!并非臣作战不力,而是西岐军配备了新式的青铜连弩,威力无穷,臣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尤浑大人负责筹集粮草,却迟迟未能送到前线,这才导致军心动摇,臣也是无可奈何啊!”
    “你胡说!” 尤浑急得跳起来,指着费仲反驳,“粮草早已筹集完毕,是你率军撤退时,将粮草留给了西岐军,还敢反过来诬陷我!大王,费仲与西岐暗中勾结,臣有证据!”
    两人在殿上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商纣看着这两个只会内斗的亲信,心中的怒火更盛,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费仲与尤浑:“够了!再敢争吵,本王立即斩了你们!”
    费仲与尤浑顿时吓得不敢作声,乖乖地跪在地上。商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说道:“东夷叛军已答应从后方袭扰西岐,本王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 费仲,你立即前往淇水关,协助雷开防守,若西岐军敢来,定要将他们全部歼灭;尤浑,你负责看守王宫与鹿台,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
    两人连忙磕头谢恩,狼狈地退出宫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商纣的眼神变得阴鸷 —— 他心中清楚,费仲与尤浑已不可靠,但朝歌城内已无可用之人,只能暂时依靠他们。
    然而,商纣不知道的是,朝歌城内的官员们早已对他的暴政不满。当晚,朝歌大夫 “胶鬲” 悄悄来到城外的一处破庙,庙内等候的是西岐的情报员。胶鬲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情报员,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朝歌城内的兵力部署图,王宫仅留一千老弱残兵驻守,鹿台储存了大量粮草与财宝,商纣的家眷都住在王宫后院。我已联络了十几名不满商纣的官员,若西岐军突袭朝歌,咱们愿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情报员接过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胶鬲大夫深明大义,西岐定不会忘记您的功劳。待推翻商纣后,西伯侯定会推行仁政,让朝歌百姓过上好日子。”
    胶鬲点点头,眼中满是期盼:“我等此举,不为功劳,只为天下太平。你们务必将消息安全带回西岐,告知姜先生,商纣已是强弩之末,决战之时,便是他的末日!”
    情报员郑重承诺,随后乔装成乞丐,消失在夜色中。胶鬲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默念:“百姓受苦太久了,希望这场决战,能早日结束这乱世。”
    三日后,西岐收到了胶鬲传来的情报。姜子牙拿着朝歌兵力部署图,兴奋地对姬昌与诸侯们说道:“天助我也!朝歌城内已有十几名官员愿作为内应,王宫兵力空虚,鹿台有大量粮草,咱们的突袭计划定能成功!”
    姬昌接过地图,仔细查看后,说道:“既然朝歌有内应,咱们便可提前发动决战。南宫将军,你立即率领正面军前往牧野布阵,吸引商纣的注意力;邢国诸侯,你率领突袭军,明日便出发前往淇水关,与雷开汇合,待正面军与商纣交战时,便突袭朝歌;蔡国诸侯,你率领后卫军驻守边境,务必阻止东夷叛军袭扰。”
    诸侯们领命而去,西岐都城内顿时忙碌起来 —— 士兵们整理武器装备,学子们打包医疗物资,百姓们则送来粮食与衣物,为军队送行。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岐都城时,南宫将军率领的正面军率先出发,五千士兵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青铜剑与连弩,浩浩荡荡地向牧野进军,旗帜上的 “西岐” 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邢国诸侯率领的突袭军则在夜间出发,三千士兵身着便装,携带少量武器,悄悄向淇水关行进。阿禾派来的十名情报员跟随其中,他们不仅熟悉路线,还随身携带了与胶鬲联络的暗号与信物。
    蔡国诸侯率领的后卫军则驻守在东夷与西岐的边境,他们在要道上设置了关卡与陷阱,配备了大量青铜连弩,随时准备应对东夷叛军的袭扰。
    与此同时,商纣得知西岐军已前往牧野,立即率领一万兵力,浩浩荡荡地从朝歌出发。他坐在战车上,望着身边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 这些士兵多是被强行征召的百姓,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