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亚瑟的深入调查策略 (第2/3页)
界投资。都是中型规模,管理不算严密,但又足够靠近决策层。入职难度适中,审查流程可控。
    接下来是人选问题。
    不能用熟人,太容易暴露。一旦身份被识破,不仅任务失败,还会连累整个网络。也不能随便找陌生人,缺乏背景核查等于埋下定时炸弹。最好是那种背景干净、能力够用、动机单纯的人——比如急需用钱的年轻人,或想积累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而且必须通过中间人安排,确保身份链条安全。直接接触等于留下指纹。
    他在通讯录里翻了一会儿,停在一个名字上。陈志远。老同学,大学时同住一栋宿舍楼,后来进了猎头行业,如今在一家跨国人力资源公司做区域总监。做事低调,人脉广,最重要的是——讲规矩。
    他们之间有过几次私下的合作,都是帮朋友介绍工作,从未出过岔子。信任虽不多,但足够支撑一次秘密行动。
    他打开加密聊天软件,写了一条消息:“有个私事要你帮忙,能不能找个可靠的人,入职一家公司做短期项目?三个月左右,报酬按市场三倍算。”
    发完没多久,对方回了:“具体哪家公司?做什么岗位?”
    亚瑟嘴角微动。果然,陈志远还是那个风格——不问缘由,先理清条件。
    他回复:“明阳咨询、华策资管、新界投资,这三家任何一家都可以。岗位优先财务助理或法务协调员,其次项目专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基础办公经验,能接受临时派驻。”
    对方沉默了几分钟,又问:“背景审查严不严?需要伪造简历吗?”
    “不要假材料。”亚瑟打字很快,每个字都经过斟酌,“用真实身份,但工作经历可以适当包装。最重要的是嘴要严,签保密协议。”
    “明白了。”陈志远说,“人选我来筛,明天下午给你三个选项。”
    亚瑟回了个“好”字,退出对话框。
    他没急着关机,而是打开邮箱,给自己的律师发了封信,说明可能需要为第三方人员准备临时法律顾问授权书,并附上一份模板草案。这类文件平时用不上,但现在得提前准备好。万一有人顺利入职,能在第一时间拿到权限查阅内部资料,而不引起怀疑。
    做完这些,他起身走到房间角落的保险柜前。那是军用级防爆柜,嵌入墙体,表面刷了哑光黑漆。他输入六位数密码,再刷指纹,绿灯亮起,锁舌“咔”地弹开。
    柜门打开后,他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上面没有任何标记。里面是一份旧合同复印件,签于五年前,涉及一笔技术转让交易。当年他代表一家初创企业谈判,几乎签下协议,却被内部举报涉嫌商业欺诈,差点背上刑事责任。后来靠着一位匿名线人提供的证据,才查明是竞争对手设局陷害。
    而那次事件中,对方用的手法和现在几乎一样:虚假合同、空壳中介、资金快速转移、关键人物失联。
    他盯着那份合同看了很久,指尖划过签名处的一处墨迹瑕疵——那是扫描件放大后的异常,真正的原件曾被替换过一次。
    记忆翻涌而来。那个雨夜,他在停车场被人尾随;办公室电脑莫名中毒;甚至连家人的医保记录都被非法调阅……最后虽然全身而退,但那位线人却从此消失,再无音讯。
    他深吸一口气,把档案袋放回柜中,重新锁好。
    回到桌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