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媒体背后的黑手现形 (第2/3页)
嘲讽恒信联合“只会守成,不懂进攻”,并在多个场合质疑亚瑟的决策风格“过于理想化”。
而最近,他们正在竞标一块位于城南新区的地皮——政府规划中的科技产业园核心地块,估值超五十亿。恒信联合与远拓集团双双入围终轮,评审会在下周召开。
亚瑟拿出一张白纸,铺在桌面上。他先写下三个名字:李承武、陈砚、“星澜资本”。他在李承武和陈砚之间画了一条线,再从陈砚连向“星澜资本”,最后指向“舆情通”。
笔尖顿住。他又加了一个箭头,从“舆情通”指向十几家媒体图标,形成一个闭环。
门轻轻响了一下,亚菲走了进来。她没化妆,脸色略显疲惫,头发扎成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手里拿着一张便签纸,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
“我问了之前那个制片人。”她说,“他本来不想说,后来我提了‘舆情通’的名字,他就松口了。去年他拒绝了星澜的投资,第二天网上就冒出一堆黑料,说他拖欠工资、私吞票房、性骚扰女演员。帖子发得特别集中,评论语气也都差不多,像是有人统一组织的。”
亚瑟接过便签,上面写着几个账号名和发布时间。其中一条微博发布时间是上午九点十八分,另一篇知乎长文发布于九点二十二分,与今天的节奏如出一辙。
“手法一样。”他说,声音低沉。
“还不止。”亚菲靠在桌边,语气凝重,“我让场务帮我查了下,这几家发帖的媒体账号,最近三个月都接了同一家公司的广告投放。名字没写,但付款方IP地址显示在金融中心B座。”
亚瑟抬起头,眼神骤然锐利。
就在这时,小亚明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份PDF打印稿。“我把所有报道做了文本聚类,发现它们可以归为五个模板。”他将文件放在桌上,“每个模板都有固定的开头句式、数据引用方式和结尾引导语。最奇怪的是,这些模板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我们项目被冻结前一周。”
他翻开第一页,指着一段对比图:“看这个句式:‘据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连续出现在七篇文章中,连省略号的数量都一致。这不是巧合,是复制粘贴后再微调的结果。”
亚瑟站起身,走到墙边的白板前。他拿起黑色记号笔,开始画图。
左边写“远拓集团”,右边写“恒信联合”。中间是“竞标地块”。从远拓延伸出一条线,连到李承武,再连到陈砚,再到“星澜资本”,接着是“舆情通”,最后是十几家媒体名称。
他又在“星澜资本”下面加了一句:利用舆论制造恐慌,逼退竞争对手。
“动机有了。”他说,“路径也清楚了。现在差的是直接证据。”
小亚明说:“要不要试试查‘舆情通’的客户合同?这种公司一般会有备案记录。”
“不行。”亚菲摇头,“他们肯定用代签或空壳公司走账。就算有合同,也不会写真实委托方。而且这类服务通常走私人渠道,现金结算,不留电子痕迹。”
艾迪这时也来了书房门口。她端着一壶水,给每个人倒了一杯,动作轻柔,像是怕打破某种微妙的平衡。
“我刚才又打了两个电话。”她说,“一个是圈里的宣发总监,一个是财经频道的老编导。他们都提到,最近有几家原本不碰金融话题的小媒体突然开始密集输出这类内容,而且编辑部没人知道稿子是谁写的,只知道按时发布就行,报酬结算快,从不拖欠。”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有个主编说,他们收到的稿件连署名都没有,只有一个编号。发完就能拿到五千到两万不等的费用,全部走私人账户。”
亚瑟看着白板上的图,沉默了几秒。阳光斜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远拓集团”四个字上,像一道审判。
“这不是简单的抹黑。”他说,“这是系统性操控。他们想让我乱,想让我急着解释,然后露出破绽。只要我公开回应一次,他们就能顺势追击,把我拖进无休止的口水战,消耗我的信誉和精力。”
艾迪坐下来:“那你打算怎么办?”
“不按他们的节奏走。”亚瑟拿起笔,在白板最下方写下一排字:
完善数据分析报告
收集更多受害者案例
核查“星澜资本”股东结构
将证据提交监管预审系统
“我们先走合规渠道。”他说,“把材料准备好,上传到监管平台的匿名举报入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