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调查遇阻的艰难抉择 (第3/3页)
独居上班族,作息规律,极少夜出。
他拉紧窗帘,走回书桌,打开最底层抽屉,翻出一个老式录音笔。这是他多年前做调查记者时用的设备,不用联网,只能本地存储,抗干扰性强,也无法远程窃听。他按下测试键,红灯亮起,正常。
他把它放在手边,顺手将椅子往墙角挪了半米,确保从门口看不到桌面操作。角度调整完毕,他再次打开笔记本——这次连的是另一台备用机,系统干净,从未连接过公司网络,硬盘全盘加密,启动需物理密钥。
他插入新的U盘,开始整理现有的所有线索:资金流向图、人员名单、时间节点、异常审批记录。每一条都单独归档,不做关联标注,避免形成完整逻辑链被逆向破解。做到一半,他停下来,翻出一张便签纸,写下几个问题:
林远是主动消失,还是被迫离开?
他的家人最近是否有异常动向?
最后一次通话内容是否被截取?
有没有可能他其实并未出境,而是藏在本地?
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答案。而他能动用的资源越来越少。
他想起昨天财务部交上来的报表,其中一笔技术预付款的审批流程显示为“加急处理”,签字人是副董事李振国。这个人平时很少插手具体项目,风格低调保守,这次却亲自推动,时间点刚好在林远失联前六小时。更巧的是,这笔款项的收款方是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技术咨询公司,名称缩写竟与林远曾任职的外包团队高度相似。
巧合太多就成了破绽。
亚瑟把这张便签贴在显示器边缘,提醒自己明天找机会查李振国的近期行程和通话记录。但现在,他已经做了今晚能做的全部。
他合上电脑,站起身活动肩膀。脖子有些僵,太阳穴也在跳。连续几天睡眠不足开始显现症状,眼前偶尔浮现短暂的重影。他走到饮水机前倒了杯水,一口喝完,杯子放回原位时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窗外风大了些,树影扫过玻璃,像有人在外面走动。他停下动作,屏息倾听。几秒后,一切归于沉寂。
他回头看了一眼镜子般的窗户,没发现异常。可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旧缠绕在脊背之上。
放下杯子,他重新坐下,拿起录音笔,按下录音键。
“七月十一日凌晨三点四十六分,”他低声说,“林远失联,调查中断。已启动非常规渠道,请求外部协助。后续行动保持低调,优先排查内部泄密可能。重点观察李振国、财务审批流、境外支付接口。”
声音平稳,毫无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份普通的工作日志。可每一个字,都是他对自己立下的战书。
说完,他停止录音,把文件命名为“备忘0711”,保存后取出内存卡,塞进烟盒底部的一个夹层里。烟盒扔进垃圾桶最底下,上面盖了几张废纸,伪装成日常垃圾。
做完这些,他把书房灯关了。
黑暗中他静立了几秒,才伸手摸到门把手。
就在他准备开门时,手机又震了一下。
不是短信,也不是电话,是邮箱提醒。
新消息到达。
发件人一栏显示为空白,主题栏写着:“回复待定,需当面交接。”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手指慢慢收紧,指节泛白。
屋外,一辆摩托车从小区门口驶入,车灯扫过外墙,光影一闪而过,随即隐没在楼宇之间。
他站在原地,没有开灯,也没有移动。
房间里只剩下心跳声,和窗外未曾停歇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