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娱乐圈黑幕的初步对抗 (第3/3页)
名。”
中午,他召集技术团队,部署新一轮数据爬取任务,目标是近五年内被中途叫停的文化类项目,重点筛查投资方变更、主创替换、宣传口径突变等情况。同时,他在内部系统增设了一个匿名投稿通道,命名为“回声入口”,允许从业者上传遭遇不公的经历片段,所有信息经脱敏处理后进入分析库。
下午三点,社交媒体上的#真实之声 话题热度持续攀升。一条由平台认证用户发布的长文引发热议:“我曾因拒绝潜规则被换角,剧组对外宣称是我‘档期冲突’。”评论区迅速涌入类似经历,有人附上了聊天截图,有人晒出被删除的合同条款。
亚瑟没有参与讨论,也没有转发任何内容。他只是默默记录下每一条高传播率的叙述,标记其与已有资料的关联点。当发现某位编剧提到的“投资人指定演员名单”与他掌握的资金流向图完全吻合时,他意识到,这张网比想象中更清晰。
傍晚,他收到一封加密邮件。附件是两个视频文件和一份文本记录。打开第一个视频,画面中是艾迪坐在剪辑台前,手里拿着一份剧本,标题为《逆光》初稿。她逐页翻动,指出哪些段落被强制删除,哪些人物设定被扭曲。背景音里还能听到远处片场的喊声。
第二个视频更短,只有三分钟。是一段私人通话录音的文字转录,对方明确表示:“这个角色必须换成李婉,她是金主推荐的,演技不重要,关键是能带资进组。”
亚瑟看完,关闭所有窗口,将U盘插入保险柜专用接口,进行双重备份。然后他打开日历,在三天后的日期上标注了一个黑色圆点,下面写着:“首次内部评审会”。
他知道,这场对抗才刚刚开始。目前的动作仍处于可控范围,舆论尚未指向具体个体,公司运作一切正常。但他也清楚,只要继续推进,必然有人察觉风向变化。
晚上九点,办公室只剩他一人。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来往的车辆。手机再次响起,是艾迪发来的简短消息:“硬盘已清空,原件已销毁。”
他回了一句:“谢谢。”
发送后,他没有退出对话框,而是盯着那句“开始了”三个字看了很久。这不是告别,也不是警告,而是一种无声的承诺。
他转身回到桌前,打开《镜渊备忘录》最后一章草稿,写下第一句话:“当沉默成为常态,开口本身就是反抗。”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他抬头看向门口,门把手缓缓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