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飞来的儿子 > 第28章 绝境中的自我突破

第28章 绝境中的自我突破

    第28章 绝境中的自我突破 (第3/3页)

整个过程打开呢?

    他打开电脑,调出备份资料目录。调研报告、心理建模、剪辑逻辑、会议记录,甚至今晚的笔记摘要,全都在。这些原本属于内部机密的内容,能不能变成一种新的起点?不再由少数人决定故事怎么讲,而是让愿意参与的人一起决定?

    比如,先把前期研究公开,配上简要解读;再放出角色设定初稿,征集修改意见;每一轮剪辑调整,都附上决策依据和团队讨论摘要。观众可以投票、留言、提出质疑,所有互动数据反过来成为下一阶段创作的参考。

    这不是妥协,也不是退让,而是一次重构。

    他翻开笔记本,在封面内页写下四个字:“共创叙事”。笔迹清晰,力道均匀。这不是口号,而是一个方向。一个不需要依赖传统投资渠道、不必受制于平台规则的新路径。哪怕只有几千人关注,只要这些人真心在意故事本身,就有机会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夜深了,窗外城市逐渐安静。远处高架桥上的车流稀疏下来,霓虹灯一盏接一盏熄灭。他靠在椅背上,脑子却越来越清醒。

    新模式的风险显而易见:没有资金支持,传播范围有限,还可能被对手抢先模仿或恶意攻击。但他也清楚,正因为没人走过这条路,才有可能避开现有的围剿网络。

    真正的突破,从来不是在别人划定的棋盘上赢下一场战役,而是让所有人意识到,还有另一种玩法。

    他重新打开文档,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镜渊计划·公众共建版”。里面只放了一个空白文档,标题栏他敲下第一行字:

    “我们曾被告知,好故事必须由专业人士精心打造。但我们想试试,如果把创作交还给每一个愿意参与的人,会发生什么。”

    接着,他开始整理第一批可公开的内容清单。调研样本来源、问卷设计逻辑、焦点小组访谈摘录、角色动机推演表……每一项都被标注是否脱敏、是否适合首次发布。他特别标出林晚当年提交的一份提案草稿——关于“如何通过虚构叙事揭露行业隐形暴力”,那是《镜渊》最初的灵感源头之一,后来被压了下来。

    做完这些,已是凌晨三点。他合上电脑,没关台灯。窗外天际线微微泛白,远处一栋写字楼的轮廓开始显现,像一座沉默的纪念碑。

    他盯着那片渐亮的天空,一动不动。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追问谁在背后操纵、艾迪究竟知情多少、林晚的失踪真相为何被掩盖。这些问题依然重要,但他不再觉得必须先找到答案才能行动。

    有时候,行动本身就是答案。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翻到写了“共创叙事”的那一页,又翻到背面,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结构图:左边是“传统模式”——投资方主导、封闭制作、单向输出;右边是“新构想”——公众参与、开放迭代、双向反馈。中间一条粗线隔开,上面写着:“从控制到连接”。

    然后他在下方写了一句话:“当创作不再是为了迎合,而是为了回应,故事才真正开始。”

    他放下笔,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落在那行字上。身体很累,脑袋却异常清明。

    他知道,明天一早就要面对新一轮的压力——银行那边不会再拖太久,房租和设备租赁合同即将到期;团队成员也可能陆续收到劝退消息,甚至有人会被私下约谈、施压。但他已经不再焦虑。

    因为他终于看清了下一步该怎么走。

    手机静静躺在桌角,屏幕黑着。他没有去碰它。此刻不需要联系任何人,也不需要立刻发布什么。这个决定必须稳稳地落定,像一颗种子埋进土里,等时机到了,自然会发芽。

    他坐着,听着房间里唯一的声响——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声音。滴、滴、滴,稳定而持续。

    窗外,第一缕阳光爬上对面楼宇的玻璃幕墙,反射出一道细长的光带,正好落在他的手背上,温暖而明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