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剧本秘密的逐步揭开 (第2/3页)
迫退圈……每一个节点都被标注成红色圆点,密集地分布在时间轴上。
然后导入另一份文档——一份非公开的艺人异常流动记录表。来源不明,但内容详实:五年内,共有十七名签约新人在无声明情况下彻底消失;其中九人曾参与过大型制作项目的前期试镜或短片拍摄;三人最后露面的地点,都与《镜渊》中某个场景原型高度重合。
光标停在第十一集第三场。
“女配角苏棠,在深夜独自登上医院天台,留下一句‘你们以为我疯了?其实我看得太清楚’,随后坠楼身亡。警方认定为抑郁症引发的自杀事件,家属未提出异议。”
亚瑟皱眉。
这段剧情在初审时就被制片方批为“处理仓促”“缺乏铺垫”,编剧回应称“角色定位本就是功能性牺牲者,服务于主角觉醒”。可现在看来,这个“功能”太过精准——精准得不像创作,而像复刻。
他调出林晚的公开资料。二十六岁,毕业于南方艺术学院表演系,曾在一部网剧里跑过三天群演。唯一一次媒体采访是在三年前一场小型戏剧节上,她说:“我想演一个能说出真相的角色,哪怕只有五分钟镜头。”
视频里,她说话时不自觉地重复尾音,像是怕被人听漏。
亚瑟回放剧本中的那句遗言:“你们以为我疯了?其实我看得太清楚。”
语序一致,停顿位置相同,连那种带着压抑的强调方式都如出一辙。不只是台词相似,连语气节奏都几乎完全复制。这不是巧合,是模仿,甚至是……还原。
他拨通陈默的加密语音通道。
“你看到那个废弃医院的审批文件了吗?”对方声音沙哑,背景有轻微电流声,“我查了审批流程,盖章单位是‘星澜文化’下属的项目协调部。这家公司名义上做影视外包,实际上只承接艾迪集团内部项目的边缘事务。”
“也就是说,这场戏根本没被正式报备?”
“不止是没有报备。”陈默顿了顿,“我在档案库里找到了一份同期的巡查记录。那座医院早在两年前就被列为危房,禁止任何人员进入。可就在《镜渊》拍摄前三天,有人以‘取景测试’名义申请临时通行权限,签字人是星澜文化的执行总监——李巍。”
名字跳进耳朵的瞬间,亚瑟记起来了。
李巍,艾迪经纪人团队的幕后操盘手,业内出了名的“清道夫”。谁要闹合约纠纷、谁想跳槽自立门户,只要他出手,三个月内必销声匿迹。传闻他曾让一位试图曝光潜规则的新人歌手在海外旅行途中“意外溺亡”,事后尸检报告显示肺部无水,死因至今未明。
他切断通话,重新打开剧本目录。视线落在第七集和第十九集之间的空白段落——那里原计划有一条副线,讲述一群年轻演员试图揭露行业黑幕,最终集体失联。这条线在终稿中被整体删除,仅留下几句模糊台词作为伏笔。
他调出原始分镜草图压缩包,尝试解压。密码保护。
输入几个可能的时间节点、项目代号,均失败。
最后,他试了试林晚的生日加上“ZT”——“真相”的拼音首字母。
文件打开。
里面是十二张手绘场景图。第一张,几名演员围坐在一间昏暗的排练室,墙上贴满剪报和名单;第二张,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